常见的2014.01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方剂。其功能主治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时,则均可选用本品治疗。 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降血压、保肾、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六味地黄丸的“异病同治”提供了科学的支撑。 举例说明什么是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 * * *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内容提要 * 一、《国家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 二、《国家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特色优势 三、《国家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行基本药物理念,确保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所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文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2012年版《基药目录》的实施工作,指导和规范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诊疗行为,国家卫生计生委适时启动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部分)的制定工作。 一、《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内容简介 * 1.《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编写目的 按照科学、严谨、简明、实用的原则,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突出保基本、强基层的理念,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特色,力求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便于使用。 * 2.《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编写原则 主要供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使用。 3.《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使用范围 2012年版《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在编写中注重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的衔接,203个品种覆盖了173个中医病(证),对应西医疾病177个。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等临床各科常用药,覆盖面较广,代表性较强,基本上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求。 由于采用了中西医病名对应介绍的编写方法,也极大地方便了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 * 4.《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覆盖中医病(证)、西医疾病数量 * 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简要介绍 帮助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中成药的基本概念、科学内涵及相关内容,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科学地选用中成药。 5.《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六个方面的内容 各部分收载品种参照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功效分类进行介绍。 6.《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各论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各论部分按 内科用药 外科用药 妇科用药 眼科用药 耳鼻喉科用药 骨伤科用药 六个部分介绍 * (九)止血剂 (十)祛瘀剂 (十一)理气剂 (十二)消导剂 (十三)治风剂 (十四)祛湿剂 (十五)调脂剂 (十六)固涩剂 (一)解表剂 (二)泻下剂 (三)清热剂 (四)温里剂 (五)化痰、止咳、平喘剂 (六)开窍剂 (七)扶正剂 (八)安神剂 内科用药 临床各科用药按功效分类情况 * 外科用药 (一)清热剂 (二)温经理气活血剂 (三)活血化瘀剂 妇科用药 (一)理血剂 (二)清热剂 (三)扶正剂 (四)散结剂 眼科用药 (一)清热剂 (二)扶正剂 耳鼻喉科用药 (一)耳病 (二)鼻病 (三)咽喉、口腔病 骨伤科用药 *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 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 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7.《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各论每个品种按 11项介绍 * 品种介绍 *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 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 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中成药名称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 品种介绍 *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 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 忌】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剂型规格】 处方中药物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名称。处方中药物排列顺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表述。 《基药指南》(中成药部分)具体品种介绍 品种介绍 * 【药品名称】 【药物组成】 【功能主治】 【方 解】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禁 忌】 【注意事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