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教案.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学
1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轨迹的基本参数(测斜参数)
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三个基本参数。
(1)井深(或称为斜深、测深)
井口(通常以转盘面为基准)至轨迹上某点(测点)的井眼长度。
井深以字母 D m 表示,单位为米(m)。井深增量(井段长度)以ΔDm 表示。
(2)井斜角
轨迹上某点的切线(称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铅垂线)的夹角。
井斜角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度(°)。井斜角增量用Δα表示。
(3)井斜方位角
轨迹上某点的切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井斜方位线)与正北方向线的夹角。以正北方线为始边,顺时针旋转为正,逆时针为负。
方位角以字母φ表示,单位为度(°)。方位角增量用Δφ表示。
第1页/共74页
第2页/共74页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垂直深度、水平长度、水平位移、平移方位角、N坐标和E坐标、视平移、井眼曲率等。
(1)垂直深度(垂深)
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D)。垂深增量称为垂增(ΔD)。
(2)水平投影长度(水平长度、平长)
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LP),水平长度的增量称为平增(ΔLP)。
(3)水平位移(平移)
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S)。
或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此投影线又称为平移方位线。
国外将水平位移称作闭合距。我国将完钻时的水平位移称为闭合距。
第3页/共74页
第4页/共74页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4)平移方位角
以正北方线为始边顺时针转至平移方位线上所转过的角度(θ)。
国外将平移方位角称作闭合方位角。
国内指完钻时的平移方位角为闭合方位角。
(5)N坐标和E坐标
轨迹上某点在以井口为原点,南北方向和西东方向为坐标轴的水平面坐标系里的坐标。分别用字母 N、E 表示,相应的增量用ΔN、ΔE 表示。
(6)视平移
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线上的投影长度。用字母 V 表示。
第5页/共74页
第6页/共74页
(7) 井眼曲率K(狗腿严重度、全角变化率)
指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平均曲率: Kc=γ/ΔDm
ΔDm—— 轨迹上两点间的井眼长度(段长)。
γ—— 称为狗腿角或全角变化,指轨迹上两点间的井眼方向变化的角度(两点的井眼方向线的夹角)。
☆ Lubinski公式:
cosγ=cosαA·cosαB + sinαA·sinαB·cos(φB-φA)
☆ 行业标准计算公式:
γ=(Δα2+Δφ2·sin2αc)0.5
γ——井段的狗腿角,(°);
Kc——井段的平均井眼曲率,(°)/m;
αc——井段的平均井斜角, (°) ,αc=(αA+αB)/2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二.轨迹的计算参数
第7页/共74页
三.井眼轨迹的图示法
1.三维坐标法
坐标系:0-D-N-E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井眼的形状和走向。但不能反映出真实的井身参数,且作图难度大。
第8页/共74页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三、井眼轨迹的图示法
2. 投影图示法
垂直投影图 + 水平投影图
轨迹在设计方位线所在的铅垂面上的投影。
原点:井口
横坐标:视平移 V
纵坐标:垂深 D
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原点:井口
坐标轴:N,E
缺点:垂直投影图不能真实地反映井深L、
井斜角α和水平位移S 等轨迹参数。
第9页/共74页
第10页/共74页
第一节 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
三、井眼轨迹的图示法
3. 柱面展开图示法(二图法)
垂直剖面图 + 水平投影图
过轨迹上的每一点作铅垂线,所有铅垂线便构成一个曲面,称为柱面。将此柱面展开就形成垂直剖面图。
原 点:井口
横坐标:平长 LP
纵坐标:垂深 D
优 点
(1)容易想象轨迹形状
(2)能真实反映井身参数
(3)作图简便
第11页/共74页
第二节 轨迹测量及计算
1.测量内容
井深Dm、井斜角α 、方位角φ
目的:掌握井眼轨迹参数的测量、计算、轨迹绘图方法。
一、测斜方法及测斜仪简介
2.测斜仪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单点式、多点式、随钻测量(有线、无线)
按工作原理分:磁性测斜仪(罗盘)、陀螺测斜仪(高速陀螺空间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