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核桃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完).pdf

发布:2024-11-26约1.32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CCSB16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272—2023

核桃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212032023103

--发布-0-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4/T02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藏源和农

林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文渊、朱荣杰、陈华、陶炼、周娟、谢红江、左雨凡、涂美艳、褚彪、晋鹏

飞、马俊、胡孝会、杨斌、郑鑫、周川、刘海金、孙建春、李芳、巴宗、左雨鑫、张凯、陈子彦、赵贯

飞。

II

DB54/T0272—2023

核桃褐斑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特征、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西藏核桃褐斑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核桃褐斑病

核桃褐斑病是一种主要为害核桃叶片、嫩梢、果实和芽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属真菌(Marssonina

juglandisn)中半知菌亚门的核桃盘二孢菌。分生孢子盘暗褐色,垫状,直径106um~213um;分生孢

子梗无色,短小,密集于盘内,大小为(8~12)um×(1.2~1.8)um;分生孢子无色,纺锤状,微湾,双

细胞,上细下大,顶端略偏,大小为(20~25)um×(5~6)um。

3.2保护剂

保护剂又叫保护性杀菌剂,指施用于植物的体表后,不进入植物体内,阻止病原菌的侵入或直接杀

死病原菌或萌发的病原菌孢子或菌丝体,保护植物不受病原菌侵害的农药的统称。

3.3治疗剂

治疗剂又叫治疗性杀菌剂,指施用于植物的体表后,被植物吸收或通过渗透进入植物体内,杀死病

原菌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控制植物病害的农药的统称。

4发病条件

4.1温度

核桃褐斑病病原菌的最适侵染温度为20℃~25℃。

4.2湿度

1

DB54/T0272—2023

湿度是核桃褐斑病流行的主导因素,雨量超过2mm或叶面结露超过7h即可导致病原菌侵染,叶片

发病。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雨后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情发展迅速。

4.3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水平较高的核桃园,树势健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