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doc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
序号
工作活动
危险源
现有控制措施
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后果
1
营业线路基及便线施工
安全防护人员未到岗防护,劳务队伍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施工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下班后机械设备锁门,钥匙交由防护人员保管
列车司乘人员、机械设备司机、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行车事故、车辆伤害
2
作业人员、物料、机械设备侵入行车安全限界
施工作业前,施工前安装硬隔离防护,大型机械一人一机防护,加强物料的管理
列车司乘人员、机械设备司机、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行车事故、车辆伤害
3
洞口施工
对边、仰坡坍塌,地表下沉,偏压等情况未及时处理或加强防护
落实技术交底和专项方案;加强检查。
管理及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4
洞身开挖
初支封闭成环不及时;掌子面距仰拱、二衬施工步距超标,违反安全距离要求
严格执行铁建设2012(120)号文;初支及时封闭成环;施工步距符合安全距离要求
管理及作业人员
相当可能
坍塌
5
银盏2号隧道进出洞口均有100多米浅埋段,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地表注浆和降水措施。
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加强监督检查;
管理及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6
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
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监督检查
洞身开挖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爆炸伤害
7
施工排水
富水软弱围岩、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做;应急预案
洞身开挖、初支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透水
8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施工
量测数据失真,信息反馈不及时
及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其他监控测量工作;监督检查;
洞内施工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9
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
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做;
初支作业人员
相当可能
坍塌、透水
10
基础作业(桩基施工)
挖孔桩护壁施工不及时、质量不合格
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好施工安全防护工作;监督检查;
孔内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11
机械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验收
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日常监督检查
机械操作人员、场内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12
墩台作业
大型模板起重吊装违规操作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吊装及墩台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高处坠落
13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及运架
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压力表和安全阀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检
特种设备检查合格再投入使用,定期校验
操作工人、场内作业人中
可能,但不经常
爆炸伤害
14
箱梁搬(提)、运、架设备违章作业
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方案;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监督检查
吊装及场内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起重伤害、车辆伤害
15
桥位制梁(连续梁施工)
高处坠物、坠落
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管理及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16
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基础承载力不足,排水不畅
做好支架搭设各工序的检查验收
管理及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坍塌
17
挂篮使用过程走行前、走行后及混凝土浇筑前无领导带班,未按规定进行各项安全检查验收
严格落实承重支架、挂篮卡控红线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和验收
汽车、列车司乘人员,行人,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18
跨越铁路、公路起重吊装作业,未设置安全防护,物料及机具绑扎固定不牢,无专用吊笼
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并专人指挥;物料及机具绑扎固定牢固,使用专用吊笼
汽车、列车司乘人员,行人,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物体打击
19
旧挂篮及大型非标准挂篮的设计、制造、验收等不符合要求
对机具设备严格验收;监督检查
汽车、列车司乘人员,行人,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20
支架搭设完毕后未进行验收;未进行支架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执行支架搭设、验收、预压、使用管理
既有公路、铁路司乘人员及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21
挂篮锚固不牢
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做,监督检查
可能,但不经常
倾覆
22
营业线桥涵施工
既有线或构筑物因桩基、基础施工扰动沉降,导致路基或构筑物失稳沉降等
施工前必须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并申请施工作业天窗;
大型机械设备司机,列车司乘人员
相当可能
行车事故
23
防护员、驻站联络员违反工作制度
防护人员持证上岗;监督检查,加强教育
作业人员
可能,但不经常
触电
24
机械设备、材料等侵入限界
做好施工机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