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组织与市场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组织与市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第二讲 组织与市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一些相关的组织现象;;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组织;;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逻辑:效率机制;;;;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科斯(Ronald Coase)最早提出了有关交易成本的基本思想,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市场可以有效率的协调生产活动,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
科斯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年)中指出,这是因为价格机制的运行,并不是毫无摩擦、畅通无阻,而是要花费一定成本,建立企业则可以降低这些成本。因此,如果某项交易在企业内完成的费用小于在市场上完成的费用,那么交易就会在企业内完成。
科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
寻找交易对象→搜寻成本;
不知交易对象的出价→谈判和签约成本;
不知道交易对手在签约后是否会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监督成本;
一方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仲裁成本,诉讼成本。
;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理论框架
1、有限理性
2、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3、人们行为的投机性倾向
4、小数现象:市场是一个大数现象,而合同是双边关系,是小数现象。
威廉姆森指出,如果我们单独看这些问题,这些概念所描述的现象都不成其为市场活动的障碍。只有这些现象相互结合是才会产生市场失败的问题。
组织与市场之间不是一个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的优势和弱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换言之,市场和组织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供人们选择使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协调成本与激励成本。
;市场关系与组织关系的比较;合同关系的多样化;经济学关于组织研究的新近动向;1)如果卖主出价6000元,卖主根据概率计算的期待价格为4000元,不能成交;
2)如果卖主出价4000元,根据经济学关于自私人的假设,买主推断卖主肯定不会把6000元的车按4000元的价格卖给自己,所以他卖的只能是价值2000元的车,这样也不会成交;
3)当卖主出价2000元,会成交。但这种情况意味着高质量的车会退出市场。
结论: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高质量的产品的市场不存在,或者高质量产品的供给低于需求。
;一个合同的理论框架;;;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其他例子;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组织对策;道德风险;应声虫yes man;赫希曼Hirschman对经济学假设的修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