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护理学(二).pdf

发布:2017-05-08约2.32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外科护理学(二) 第十二章 颅脑疾病患者的护理 1.颅内压(intractablepressure,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可 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来测定。成人正常ICP为0.7-2.0kPa。引起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主要有:①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②颅内空间相对变小;③颅 腔容积缩小。 2.库欣反应(Cushingresponse):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 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 生变化,这种变化即成为库欣反应。 3.颅内压增高的 “三主征”:头痛(最常见)、呕吐(多呈喷射状)、视神经盘水 肿(IICP客观征象),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4.成人每日补液总量不宜超 2000ml,其中含钠溶液不超 500ml,并保持每日 尿量不少于600ml。 5.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①休息;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 ④及时控制癫痫发作;⑤躁动处理:寻找并解除患者躁动的原因。 6.常用治疗方式:①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②激素治疗:遵医嘱给予糖皮质 激素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③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 应先停物理降温,然后停冬眠药物)。 7.病情观察:①评估意识状态:Glasgow 昏迷评分法(E/V/M);②监测生命征象: 观察顺序是先呼吸,次脉搏,再血压,最后体温,以防止患者受刺激后出现躁动 而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③观察瞳孔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④监测颅内压。 睁眼反应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正常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命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定痛动作 5 痛时睁眼 2 吐词不清 3 肢体回缩 4 无反应 1 有声无语 2 异常屈曲 3 无反应 1 异常过伸 2 3分-15分;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无反应 1 2 8.脑室引流护理:①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 持正常的颅内压;②控制引流速度: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 快过多,可使颅内压突然减低,导致意外发生;③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 压、扭曲、成角、折叠;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④观 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形状;⑤预防感染;⑥拔管:若患者无头痛、呕吐等症状, 即可拔管;否则,需重新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9.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①颅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 躁不安,频繁呕吐;②进行性意识障碍;③瞳孔改变:患侧瞳孔变小,逐渐散大,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并有上眼睑下垂及眼球外斜;④运动障碍:病变对 侧肢体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当脑干严重受损时,可出现双侧肢体自主 活动消失,甚至去大脑强直发作;⑤生命征象变化:高热(>41℃)或体温不升, 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 苍白等,最终因呼吸、心跳相继停止而死亡。 10.枕骨大孔疝:①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②生命征象紊 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而呼吸骤停发生早;③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 大忽小。 11.大脑镰下疝的临床表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 12.脑疝的护理措施:①迅速脱水疗法;②密切观察尿量及脱水效果;③保持呼 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3mL/min;④观察生命体征,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