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孔止水桩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轴线、桩位成孔桩
定轴线、桩位
成孔
桩机就位
清孔
用搅拌机搅拌混合料
钻机移位
拔除护筒
成桩
灌注混合料
埋设护筒
旋挖孔止水桩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由于本区填土层较厚,填土属老填土,但以填建筑 垃圾为主,含较多砖块及块石,填土下为砂卵石层,多呈稍密状~中密状态。为 更好地穿过砂卵石层,因此止水桩采用旋挖桩机成孔,孔径 0.8m,孔间距为 1.3m,成孔深度穿过砂卵石层进入强风化土层≥1m 或穿过砂层达岩层≥1m,预 估桩端埋深(现地面计起)为 10.60~17.20m,且与支护桩搭接不少于 0.25m。 止水桩桩身为水泥土固体,采用 32.5R 复合水泥与粘性土搅和机混合配制。水 泥土中水泥掺入比为 12%~15%,对应每延米桩身水泥掺入量约为 160kg,桩内注 浆按桩施工工艺进行。
(一)、工艺流程:
根据本基坑支护止水桩基的实际情况和土质特征,旋挖孔止水桩施工采 用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原土或运土造浆护壁工艺,止水桩桩身为固体,
第 1 页 共 11 页
采用 32.5R 复合水泥与粘性土搅和机混和配置,中水泥掺入比为 12%~15%,对 应每延米桩身水泥掺入量约为 160kg。
(二)、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1、放桩位线
每个桩位应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钢卷尺定放,具体做法如下:根 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布置施工基线,作为桩位控制点,沉桩测量采用常规极 坐标法或经纬仪在正面或侧面进行交会测量定位,水准点测量从业主和设计提 供的高等级水准引出,用四等水准测量引到现场,并用水泥桩埋铜钉做成相对 稳定不易沉降的现场水准测量控制基点。为便于测量和防止控制点位移,在距 桩基区域 60m 左右距离设置施工测量基点(笔架桥上),以便对场内控制点进 行校核。
(1)根据建筑物定位控制轴线,利用经纬仪、钢卷尺进行桩位定位放 样,并报请监理方进行复核。
(2)开工前,用水准仪对施工现场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平均值, 作为硬地坪标高。当护筒埋设好后,对护筒附近硬地坪进行标高测量,以此控 制成孔深度。
(3)
放桩位线:
1)、从各轴线引出桩位线,允许偏差为 1cm。
2)、桩位中心点处用钢筋标志,以标志为圆心、桩半径为半径画控制 圆。
3)、桩位线及标志要经常检查,看不清时及时补上。
4)、轴线桩及桩位线放好后,须进行自检,再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并及时办理复核手续。
2、埋设护筒
定好桩位后,先在桩位控制圆外侧弹出桩位十字线以便控制桩位,再 进行开挖。
第 2 页 共 11 页
护筒直径应比设计桩径大 10cm 以上,本工程旋挖孔灌注桩的桩径为 Φ800mm,选用的护筒为 Φ900mm。护筒制作,用厚为 4 毫米钢板卷成的护筒。
埋设护筒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20mm,护筒底部应 深入原土层不得少于 20cm。护筒的顶面略高于地面。为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 稳定,再次校正护筒中心偏差。用粘土填实护筒周围的空隙并夯实以防漏浆。
第 3 页 共 11 页
埋护筒
3、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达到平整、稳固,以确保 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 20mm,转盘 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 1/300。
4、成孔
(1)止水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工艺,泥浆 尽量采用原土造浆,部分使用配浆。
(2)本工程止水桩设计桩径为 Φ800mm,施工时使用钻头直径应根据 试成孔的全截面的孔径数据、结合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进行分析,确定钻头直径 800㎜。
(3)钻进压力及转速控制:开孔时应遵循小水量、轻压力、慢转速, 以防扩径过大;护筒脚附近要慢速钻进,使护筒脚有一定的粘泥皮;在旋进过 程中,最大钻旋速度不大于 1m/min;在钻进淤泥质粘土层时,要适当控制压力
第 4 页 共 11 页
(粘土 5~25KPa,砂土 5~15KPa)和转速(粘土为 40~70r/min,砂土为
40r/min,最小泵量为 50m
3
/h),以防扩径过大,且要少提动钻具,换钻杆时应
轻提,以防坍孔,
(4)施工应符合相邻桩间距≥4d、时间间隔大于 36 小时或跳跃法施 工,相邻桩距小于 4d 时,钻孔必须跳打,以免串浆和连孔,或水泥土灌注后相 隔 36 小时以上,方能在相邻孔位施工。
(5)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孔深,超深不得大于 30cm。
(6)成孔垂直度偏差按不超过 1/100 控制。
(7)成孔泥浆的配制管理
合理地配制泥浆,是成孔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 层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性能的泥浆护壁。
① 在粘土层中成孔时,出口泥浆的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