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煤石门岩巷探放水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煤至18煤运输石门
掘进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情况及水害情况分析
1、巷道的用途及工程量
该工程为回采东翼+1885米水平以上的9煤以下各煤层资源提供进风、排水、运输服务。石门从1160煤平巷开门,按方位角20°,坡度3‰—5‰前进,依次揭穿9、12、13、15、16、17、18等煤层,总工程量预计约250m左右。
2、地层、煤层与岩性:该巷设计从9煤层位开口,止于18煤根据现有井巷工程所揭露的煤层情况分析,岩石以粉砂岩,细砂岩及为粘土页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
3、地质构造:施工区属单斜构造,根据揭露的情况看,矿区为单斜构造,地层为倾向200°-210°,倾角19°-21°,区内构造简单,断层不多,各煤层顶板均为泥质砂岩、砂岩,岩性均为Ⅱ-Ⅲ类,底板均为砂质泥岩或泥岩,易底鼓。由于下部为土城矿采空区,受采动压力影响,局部顶板破碎,对安全生产管理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4、水文地质情况:该巷道对应的地表为山地无水体,地层无强含水层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源为大气降水沿采动裂渗入井下,主要水害为老窑水,掘进中必须做好探、放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5、老窑调查情况:在施工范围内开采的老窑较多,其积水情况调查不详,老窑水是施工的重大威胁。
6.水害情况分析:此巷以西为9煤运输大巷、上部为回风井及原云祥煤矿采空区,这些巷道碰到过老窑且未见大的淋水、流水现象,垮落的岩层岩性及煤层较硬,密实自堵性差,导水性好,由此判断掘进区上方老窑破坏区大规模老窑积水可能性极小,局部老窑水肯定存在,距地表高差在50-100m之间,估计老窑积水最大水头为0.5MP。
二、探水方案设计
1.探水工具:采用ZY-750型探水钻,最大钻进距离150米。
2、探水方案:
探水孔布置:平巷布置五个探水孔,一个探水孔布置在巷道中心线距底板1.0米高处,方向与巷道中线一致;二、三两个分别布置在距底板1.0米高处,离左、右帮0.5米处,方位与巷道中线夹19-200平面角,坡度与巷道腰线夹19-200仰角;四、五两个分别布置在距底板1.0米高处,离左、右帮10米处,方位与巷道中线夹19-200平面角,坡度与巷道腰线一致(见图)。
3、探掘距离:岩巷探50米,掘35米,留15米。
三、探水安全技术措施
1.探水工必须认真学习探水操工作规程及本探水安全技术措施,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掘距离必须符合本措施规定,严禁弄虚作假。
3.对水泵、排水管路、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全面运行正常。
4.对水仓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容量充分利用。
5.探水前首先检查以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后才许进行探水作业:
①作业点的顶板压力是否正常,附近5米加强支护是否合格。
②作业点的通风、瓦斯、水沟畅通、供电、供水、通迅(直通调度室电话)等情况是否正常。
③作业点的后路是否畅通。
④工作面的立柱(二根)栏板(二根)是否打好。
⑤钻机各部件及状况是否正常。
6.根据探水设计定好孔位、方向安装钻机,并进行空载调试。
7.操作钻机人员必须是有实际经验的人担任,作业时必须精力集中,随时观察眼口情况,一旦异常应立即处理。
8.推进中,推力适中,以防顶断顶弯钻杆,损坏机器及伤人。
9.钻机操作活动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入内。
10.打钻时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出现冲顶钻具等异常情况时,不要移动或拨出钻杆,应马上将钻杆固定。
派人监视水情并报告矿调度室,不得擅自放水。如情况危急,要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再采出措施进行处理。
11.巷道进入探水段后,每隔40米掘一躲避硐室,其长、宽、高分别是2米、1.6米、1.8米。以利透水时人员躲避。
12.探水时要经常检查瓦斯浓度,防止老窑区有害气体进入工作面。
13.一个探水孔失败,应在附近再补探一个,其坡度与方位角不变。
14.探放水结束要如实填写记录,并收检好工具,清理好工作现场,搞好文明生产。
四、放水注意事项
1.探到水源后,要根据水压,预计水量,水仓容量,排水能力等情况,有计划放出积水,如压力大,水量多,应在孔口安装4-6米钢套管,再安上水压表及阀门,有计划放水。
2.放水时要加强放水点瓦斯检查,防止有害气体造成事故。
3.如发现钻孔中出现淤泥,小块煤岩堵塞钻孔,水量减少及无水情况,要认真检查分析,防止假象,不可轻易作出无水或已放干的结论。
4.压力大,水量多,有条件可进行分段放水。
5.任何情况,严禁放炮放水。
五、井下透水处理原则
(一)井下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失去光泽、发暗。
2.煤壁“出汗”、顶板的淋水增大、底板出现涌水。
3.煤层温度降低、工作面空气发冷、有雾气。
4.工作面出现臭鸡蛋味(H2S)。
5.水色和味道发生变化,工作面的流水有涩味、呈红色、用手搓动有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