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2008789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名称: 接触网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院 系: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08 级
姓 名: 曾文成
指导教师: 王 老 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2年 4月 27日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0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的结构高度为1.1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末位数为9使用站场9图纸
计算部分
一、接触网负载计算
第9典型气候区的气象条件下的负载计算:
已知条件:=40C,,
, b=20mm,=900
承力索GJ—70:,,,
K—风负载体型系数 —风速不均匀系数
接触线TCG—100:,,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计算风速(m/s) 20以下 20~30 31~35 35以上 1.00 0.85 0.75 0.70
垂直负载:
接触线TCG—100自重负载:
承力索GJ—70自重负载:
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
=0.89+0.615+0.05=1.555
=15.55
承力索纯冰负载
6接触线纯冰负载
水平负载
7、最大风速时承力索风负载
8、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传给了定位器而忽略不计)
9、覆冰时承力索风负载
10、覆冰时接触线风负载
合成负载
11、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
1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及与铅垂线的夹角
二、最大跨距计算
已知条件:Tj=10KN , 当量系数 m=0.9(0.85~0.9),直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1=0.5m,曲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2=0.45m,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扰度=0.05m。 直线区段“之”字值a=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a见下表
接触线拉出值表
对于简单链形悬挂
曲线半经R(m) 直线 拉出值a(mm) 400 250 150 300 2、接触线张力:
直线区段:
lmax= (3-1)
式中 ——最大计算跨距(m);
——接触线额定张力(Kg·m);
——接触线受风负载(Kg/m);
——链形悬挂当量系数;
——最大允许偏移(m);
——直线区段接触线的之字值(m);
——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挠度(m)。
曲线区段:
lmax=
(3-2)
式中 ——相应曲线半径(m);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m)。
利用MATLAB计算,其结果见下表
半径R(m) 300 400 700 2000 3000 直线 最大跨距计算值(m) 40.22 45.26 55.83 62.55 67.77 70.92 最大跨距选用值(m) 40 45 55 60 65 65 最大跨距计算值、取用值表
三: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
3.1.1 计算条件
承力索GJ-70:,即承力索最大允许张力:;承力索计算截面积:;承力索弹性系数;线胀系数;承力索自重负载
接触线TCG-100:,即接触线最大允许张力:;接触线计算截面积:;接触线弹性系数;线胀系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