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觀光客倍增計畫-交通部觀光局.doc

发布:2016-12-07约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 觀光客倍增計畫 5.1 整備現有套裝旅遊路線 5.1.1 北部海岸旅遊線 5.1.2 日月潭旅遊線 5.1.3 阿里山旅遊線 5.1.4 恆春半島旅遊線 5.1.5 花東旅遊線. 5.2 開發新興套裝旅遊路線及新景點 5.2.1 蘭陽北橫旅遊線 5.2.2 桃竹苗旅遊線 5.2.3 雲嘉南濱海旅遊線 5.2.4 高屏山麓旅遊線 5.2.5 脊樑山脈旅遊線 5.2.6 離島旅遊線 5.2.7 環島鐵路觀光旅遊線 5.2.8 國家花卉園區 5.2.9 雲嘉南濱海風景區 5.2.10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 5.2.11 國家軍事遊樂園 5.2.12 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南部分院 5.2.13 全國自行車道系統 5.2.14 國家自然步道系統 5.3 建置觀光旅遊服務網 5.3.1 觀光旅遊巴士系統 5.3.2 環島觀光列車 5.3.3 旅遊資訊服務網 5.3.4 一般旅館品質提昇計畫 5.3.5 優惠旅遊套票 5.4 國際觀光宣傳推廣 5.4.1 客源市場開拓計畫 5.4.2 2005 台灣觀光年 5.4.3 2008 台灣博覽會 5.5 發展會議展覽產業 5.5.1 國際會展設施 5.5.2 獎勵機制 5.5.3 專業人才養成制度 5 觀光客倍增計畫 目標:97年觀光客倍增至200萬人次;來台旅客突破500 萬人次。   觀光產業是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無煙囪工業,與科技產業共同被視為是21 世紀的明星產業,在創造就業機會及賺取外匯的功能上具有明顯效益。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推估,未來10年全球觀光產業成長情形為:旅遊支出自4.21兆美元成長至8.61兆美元,觀光旅遊產業對GDP 貢獻率將自3.6%增至3.8%,其就業人數將自目前1.98億人增加至2.5億人。由此可見觀光產業在今後全球經濟發展上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台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擁有豐富而多樣化的人文與自然資源,發展觀光具有雄厚的潛力;本計畫願景係以致力追求國際觀光客倍增之目標為動力,集中各相關部門力量,按先後緩急改善我國觀光旅遊環境臻於國際水準,除吸引外國人來台觀光外,並讓國人樂於留在國內旅遊渡假。從而使我國觀光產業,在觀光客大幅增加、有效改善國內旅遊市場離峰需求不足的課題後,得以健全發展。本計畫訂定97年國際來台旅客成長目標為: 基本目標:以「觀光」為目的來台旅客人數,自目前約100萬人次,提升至200萬人次以上。 努力目標:在有效突破瓶頸、開拓潛在客源市場之作為下,達到來台旅客自目前約260萬人次成長至500萬人次。 為達此目標,今後觀光建設應本「顧客導向」之思維、「套裝旅遊」之架構、「目標管理」之手段,選擇重點、集中力量,有效地進行整合與推動。因此,採取的推動策略為: 以既有國際觀光旅遊路線為優先,進行觀光資源開發,全面改善軟硬體設施、訂定「景觀法」,改善環境景觀及旅遊服務,使臻於國際水準。 具有潛力的觀光資源則採「套裝旅遊線」模式,視市場需要及能力,逐步規劃開發。 提供全方位的觀光旅遊服務,包括建置旅遊資訊服務網、推廣輔導平價旅館、建構觀光旅遊巴士系統及環島觀光列車,讓民間業者及政府各相關部門建立共識,以「人人心中有觀光」的態度,通力配合共同打造台灣的優質旅遊環境,同時規畫優惠旅遊套票,讓旅客享受優質、安全、貼心的旅遊服務。 以「目標管理」手法,進行國際觀光的宣傳與推廣,就個別客源市場訂定今後6年成長目標,結合各部會駐外單位之資源及人力,以「觀光」為主軸,共同宣傳台灣之美;同時,為擴大宣傳效果,並訂2005 年為「台灣觀光年」、2008 年舉辦「台灣博覽會」,以提升台灣之國際知名度。 為迎合全球化時代,加速我國國際化,及助益觀光產業發展,將發展會議展覽產業(MICE,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俾藉此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國際形象。 5.1 整備現有套裝旅遊路線 台灣因各項觀光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單位所司職責各有不同,未必都能從觀光資源利用與推廣行銷的角度作有效的規劃,致投資效果打折,僅形成點狀之觀光景點;且前往觀光地區旅遊路線,普遍存在周邊景觀不良、服務設施不足、旅 遊交通不便等缺失。今後觀光建設應以「顧客導向」之思維,建構具國際魅力之套裝旅遊路線為主軸,有效運用資源集中力量在旅遊線上各項應改善的軟硬體設施。旅遊路線之開發以吸引國際觀光為優先,以觀光局所轄之國家風景區,配合國家公園及具國際魅力的風景區、森林遊樂區與民營旅遊區,建構套裝旅遊路線,作為統合發展觀光資源的骨幹,整頓沿線地區周邊環境,包裝主要旅遊點周邊之人文觀光資源,促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