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暨老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上下同心克难关 干群携手建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政暨老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上下同心克难关干群携手建家尊敬的张副市长、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的安排,现将××县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作一个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害,致使××3个乡(镇)7705户29312人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造成24人受轻微伤和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全县共有2521户民房需恢复重建。XX年雪凌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全县有375户民房需恢复重建。在省、市、县领导和灾区群众的双重寄望与殷切期盼中,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难度特别大的情况下,连续奋战3个月,完成了2521户地震受灾民房和375户雪凌受灾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建成了水清包、上坝等5个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如期迁入新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五高”、落实“五个第一”。 一、突出高起点,把恢复重建作为第一要务。县委、县政府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先后3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5次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及推进会议,传达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市领导的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就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重建方案、方法步骤、资金管理、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和常务副指挥长,县级相关领导任成员的灾后重建指挥部。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村、科级领导包组、县乡村干部包户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责任制和挂钩帮扶机制,硬性要求任务不完成领导不出村,目标未实现干部不出户,并把恢复重建任务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3个月时间,全县110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50多名挂钩领导和1500余名包户干部,认真落实省委李副书记提出的“用身影和行动去指挥,用脚印和实效来落实”的重要指示,坚守在恢复重建第一线,大家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主动到一线去统一思想,到一线去体现行动,到一线去转变作风,到一线去树立形象,到一线去狠抓落实,在全县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社会帮建”的恢复重建高潮。 二、突出高要求,把强化保障作为第一基础。一是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安排资金200万元启动集中安置点基础工程,安排公路抢修及有关费用140万元。针对群众筹资困难的实际,多方筹资1000万元垫付给受灾群众购买建材。二是把好技术质量关口。派出3个技术指导组,包片负责两乡一镇民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专门组织召开为期3天的施工技术现场培训会,分4个片区对县乡村包户干部、农村能工巧匠等2000余人进行现场培训。三是安全监管使用资金。制定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对重建资金的监管,没有出现挪用、挤占、贪污、截留等违法违纪现象。上级安排的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均在第一时间内全部核拨到位。在不违背规定用途的前提下,将冰凌雪灾恢复重建、抗震保安、新农村建设、消除毛草房杈杈房、异地扶贫、整村推进安居工程等近1000万元资金整合起来使用。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组建恢复重建工作采访报道小组,围绕“建设新家园、我们一路同行”主题,积极宣传全县恢复重建工作的主要措施、突出成效、典型经验和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主动邀请和积极配合国家级和省、市主流媒体记者27批次深入××采访报道,共在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上刊播新闻120多篇(条)。 三、突出高标准,把打造亮点作为第一重点。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两个时限目标”(XX年8月底完成民房恢复重建的主体工程,9月底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点要成精品、线要成风景”的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与新农村建设、扶贫脱困、抗震保安、打造昆水旅游黄金线相结合)、实现“六有两确保”目标(让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学上、有干净水喝、有地方就医,确保灾区不发生流行疫情、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按照“点成精品、线成风景”的要求,将47.5公里的水麻高速公路沿线作为示范长廊来建设,展示854户新农村建设这条线上的亮点和形象。同时抓好集中安置点的规划建设,全县共建有5个集中安置点,以户籍为准,一户安排一套建房指标,统一安置293户584名受灾群众,配套了幼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绿化亮化等设施,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将点打造成精品。房屋建好后,县委、县政府又积极筹措近10万元资金,购置了部分电视机、饮水机等家用电器和被套、床单等日用品送到群众家中。为保证受灾群众今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不低于原有水平,将产业发展重点规划为扶持发展养殖业、农家乐等。 四、突出高效益,把破解难题作为第一关键。灾后重建启动后的3个月时间,恰恰是××气候最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雨水最多的季节。在长达42天的高温天气、33天的下雨天气里,争分夺秒地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