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尔逊法的埋地输油管线巡查仪设计研究.pdf
探讨与研究DISCUSSIONANDRESEARCH
文/左永刚陈军杨静张镇
摘要:由于土壤的腐蚀性以及某些人为因素,常使埋地管线发生腐蚀穿孔导致泄漏事故,
造成油料损失和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基于皮尔逊法的埋地输油管道的位置、走向、分支等检测
原理,并进行了方案设计。
关键词:皮尔逊法;埋地输油管线;设计
一、引言判断得到管道的位置、走向、分支等;同时,管道外防腐层缺陷
由于土壤的腐蚀性以及某些人为因素,常使埋地管线发生腐处向土壤泄漏电流,通过大地回流到发射仪器的接地点,这样在
蚀穿孔导致泄漏事故,造成油料损失和环境污染。对输油管线进缺陷处形成一个以缺陷点为中心的交变电场,并成指数衰减,当
行检测,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管线的运行状况,预测管线整体与两个人体站在交变电场内(相距约6m)时,由于人体的电容作
局部失效模式,提高管线腐蚀及防护状况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用,使每个人具有一定的交变电位,这时可以通过检测两个人体
和科学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加强的电位差判断管道缺陷和漏点位置。
对埋地输油管线的安全检测,研制相应的管线巡查装备,及时掌1.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握和诊断输油管线的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发射机分别设置与管道和大地相连接的线缆,其中与大地相
二、基本原理连的线缆需要设计成接地棒,工作中与管道走向成90°。有的管
皮尔逊法(Pearson)即人体电容法,是指在埋地管线检测网复杂,四通八达,导致信号衰减很快,而且当目标管线埋土很
过程中,通过给待测管道施加一个1000赫兹左右的交变电流,深时,接收机在地面收到的信号很弱,增加了探测管线的难度,
在电流沿管道走向传播时在管道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对于因此,在接地应尽量避免此类位置。为了系统检测过程中获得理
这样的磁场,通过使用带有天线的探测仪可准确探测,从而可以想信号,接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单根管线处,这样信号处于单向传
126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Chinastoragetransportmagazine2017.10
DISCUSSIONANDRESEARCH探讨与研究
输或双向传输,电流比较集中,探管、检漏效果均比较好。意图。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基于人体电容法的埋地管线走
2.探管仪的工作原理向、埋深和防腐层缺陷的检测。
探管仪首先可以进行管道位置探测及增益调节。基于人体电1.发射机
容法的埋地管线定位方法有峰值法和零值法,见图1。其中,峰
值法是通过测量磁场水平分量,在目标管线正上方呈现极大值;
零值法是通过测量磁场的垂直分量,在目标管线正上方呈现极小
值。
3.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图3系统组成
图1峰值法、零值法示意图发射机用于向地下管道发射1000赫兹的电磁波信号,建立
检测仪主要是进行漏点检测,并判断漏点的形状、位置和对起单线——大地回路的地下管线检测场。根据功能需求,发射机
漏点的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漏点的判断依据是漏点处的电辐射面板结构设计如图4。
分布情况。图2为地下破损点电位梯度示意图。当地下管线被加发射机由数显区、功能选择区和工作状况指示区三个部分
入交变电流信号后,若在管道上存在防腐层破损,该信号电流就
会在防腐层破损处泄漏入大地。在地下的等电位分布是以破损点
为中心呈立体球形分布,用接地探针可以探到这一现象。当此信
号到达地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