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生产操作规程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矿区生产操作规程1、总则:(1)、为了更好的发展矿山生产,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以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矿区实际工作的特点,特制定矿山管理制度。(2)、凡在我公司矿区从事打眼工作作业、青山车司机、拉运石灰石车辆司机和其他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禁止酒后上岗。2、矿区新员工安全教育制度:(1)、新员工进矿工作必须进行车间、班组、生产岗位三级教育。(2)、新员工必须懂得遵章守纪的重要性,熟悉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新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现场。(4)、新员工在进入作业现场时,必须在有安全工作经验的员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再次考试合格,方可独立工作。(5)、对调换工种和采用新工艺作业的人员。必须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矿山安全检查制度:(1)、矿山车间必须开展定期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2)、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定期安全检查。(3)、经常针对性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单项安全检查。(4)、根据季节特点,对作业环节、工作现场进行检查。(5)、坚持跟班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和消除事故。4、事故防范制度:(1)、接受事故教训,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2)、对本单位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作对比,提出改进意见。(3)、将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与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对比,提出改进措施。(4)、对现有安全装置进行技术鉴定,使其处于有效状态。(5)、利用各种技术资料,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6)、在防范措施中应当把生产条件、作业环境、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放在首位,力求在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的基础上,搞好管理措施。(7)、必须规定实施各项防范措施的负责人和完成期限,落实各项措施,避免重复事故的发生。5、爆破禁止制度:(1)、有冒顶或边坡滑落危险;(2)、通路不安全或通路阻塞;(3)、进行中深孔、深孔爆破时,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4)、工作台面有水或炮眼温度异常;(5)、危险区域边界未设警戒;(6)、光线不足或无照明;(7)、在大雾天、雷雨时、黄昏、夜晚。6、装炸药安全规定:(1)、用木质炮棍;(2)、装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3)、一旦药没装到位,禁止拔出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火索,应按处理盲炮的有关规定处理。7、炸药填塞安全管理制度:(1)、装药后,必须保证填塞质量,禁止采用无填塞爆破;(2)、浅孔爆破时,一般填塞长度为孔深的1/3;(3)、禁止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4)、填塞药十分小心,不得破坏引线;(5)、禁止捣固直接接触炸药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料冲击起炸药。8、盲炮安全处理制度:(1)、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保证在场;(2)、应在危险区域边界设立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它作业。(3)、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药包;(4)、处理裸露爆破的盲炮,允许用手小心地去掉部分封泥,再取起爆炸药包,重新安置新的炸药加上封泥起爆;(5)、处理浅眼爆破的盲炮可采用以下方法:a、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时,重新起爆;b、可采用打平行眼装药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口不得小于30cm。为确保平行炮眼的方向,允许从盲炮孔口起取出长度不超20cm的填塞物。c、可用木质、竹制或其它不发生火星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炸药诱爆。9、火雷管起爆禁止制度:(1)、有沼气和粉尘爆炸危险工作面的爆破;(2)、深孔爆破;(3)、水量较大的工作面;(4)、竖井、倾角大于38°的斜井和天井工作面的爆破。10、导火索起爆制度:(1)、采用一次点火法点火;(2)、点火前必须用快刀将导火线切除5cm,严禁边点边切导火索。(3)、每个人在同一工作面点燃导火索的根数不得超过5根;(4)、必须用导火索或专用点火器点火,严禁用火柴、烟头和灯火点火;(5)、严禁脚踩和挤压已点燃的导火索;(6)、单个点火时,导火索的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最短不能小于1.2m;(7)、连续点燃多根导火索时,必须先点燃计时导火索。计时导火索燃烧完毕,无论点完与否,人员必须立即撤离。计时导火索的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中最短导火索的三分之一。11、爆破器材安全运输制度:(1)、禁止用翻斗车、自卸式汽车、摩托运输爆破器材;(2)、运输爆破器材的驾驶员必须熟悉爆破器材性质、安全驾驶时间较长;(3)、汽车行驶速度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不得超过40km/h,能见度差时,速度减半;(4)、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两台汽车的间距不小于50m。上山或下山时不小于300m。(5)、禁止爆破器材与其它货物混装;(6)、禁止炸药与雷管混装、混运;(7)、严禁摩擦、撞击、抛掷爆破器材;(8)、爆破器材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