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危机与新政分解.ppt

发布:2016-08-03约5.3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业方面 问题情景2 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 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失业问题? 农业方面 问题情景3 材料: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保障方面 问题情景4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重点 聚焦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目的: 直接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4.中心措施: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①内容 : 各工业企业制定… … ,确定… … ②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③ 作用: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 “ 新 ” 的体现) 6.影响: (1)积极: (2) 消极: ①国内: ②国际: 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A.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 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 7.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 … (5)要勇于创新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政府补贴工业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B C 3、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C 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 B 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A 6、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7、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②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①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