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设计探析.docx
?
?
中式园林设计探析
?
?
张静
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楼盘在规划时都需要配备美观的园林绿地。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园林绿地建设都是效仿西式,美观独特的中式园林比较少见。文章重点研究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促进今后的中式园林设计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中式园林;设计手法;优化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校内实践教学研究与建设”(NZJGH2018008)研究成果。
中式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最大限度再现自然山水,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以便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园林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效仿,而是要把人工美和自然美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结合起来。中式园林设计要注重“虚实相间”,强调建筑群体间的内在关系,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一、中式园林的特征
(一)布局流畅
中式园林在布局上一直强调几何性和对称性,这一点是继承了古典园林的特点。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现代中式园林融入了一些先进的建筑理念。现代中式园林一般是由一组或者是几组不同的景观构成,这些景观并不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被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园林中的景物被整合到一起之后,显得更加和谐和自然,让观赏者在欣赏的时候会感到整体景观布置非常流畅。
(二)追求意境美
中式园林建筑不仅是一种城市景观,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其背后有着独特的人文情怀。这主要是因为中式园林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园林意境这一概念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中式园林的基调,给中式园林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古代的文艺思潮是讲究崇尚和尊重自然的,像山水诗和山水游记等数不胜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园林创作彻底发生了转变,由以建筑为主体逐渐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将文化素养的流露作为园林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从而营造一种园林意境美。
二、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一)造景手法的应用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式园林景观在设计风格上保留了一些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例如借景、框景、夹景和对景等,并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了当代园林景观元素,通过这样的组合搭配达到一种景观多变的观赏效果。换句话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都会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观造型,以此来营造多变的景观空间,实现虚实结合的最佳意境效果。以奥运村的造园手法为例,奥运村的南北大门主要采用了障景的园林设计手法,四個门分别运用青铜文化、玉文化、彩陶文化和漆文化进行造景,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再如西安著名的曲江华府(图1)在景观设计中应用了传统的借景手法,通过廊架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开辟景观透视线的效果,极大限度拓展了景物的广度与深度,在丰富游赏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园林的整体层次。
(二)植物的配置
现代中式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和古典园林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配置形式更加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是以自然型植物、多层次植物以及多品种植物混合种植为主。与古典园林相比,现代中式园林的设计主要是以自然型植物和修剪整齐的植物为主,层次较少,一般情况下可分为2~3层,主要分为地被层、乔木层、草坪等形式,以便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如果将现代中式园林和欧式园林进行比较,则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欧式园林景观植物多采用修剪整齐的植被作为主基调,在色彩选用上也非常鲜艳。而中式园林是以绿色作为园林的主色调,在营造现代植物空间的同时,浓厚的中国气息又得以彰显。中式园林在植物的选择上主要是以枝干修长和花小色淡的植物类型为主,例如垂柳、竹子、芭蕉、鸢尾等,在中式园林中是比较常见的。
(三)提取和重构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符号有很多种,例如象征吉祥的中国古代神话动物龙和凤,以及经典形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中国结、祥云、日月和太极等,此外,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牡丹、石榴、松、竹等植物也是传统符号的一种。在当代的中式园林设计中,这些传统符号被广泛采用,借助抽象或者是简化的设计手法来客观反映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或选择将这些传统符号镶刻于大门、廊架或者是地面铺装上,或选择以小品景观雕塑的形式呈现。以北方某小庭院为例,在园林建筑时就是利用简单的窗花图案,将其镶挂于实墙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漏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状态。上文提到的西安曲江华府,在每家入户的门头上都会悬挂着带有福禄寿字样的灯笼,增加了古朴的韵味。入户铺装上装饰蝙蝠或者是祥云等纹样,以此来传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四)利用和渲染传统色彩
园林景观色彩是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元素之一,因为景观色彩的选择具有定位景观表情的功能,现代中式园林设计在色彩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可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