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pdf

发布:2021-09-14约9.3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5-01-2003 ) 13.1 适用范围及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13.1.1 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掺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 工艺。 1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 (1)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GB 50208-2002 4.1.8 ) (2)防水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 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GB 50208-2002 4.1.9 ) (3)裂缝宽度不应大于 0.2mm,并不得贯通。 (GB 50108-2001 4.1.6 2 ) (4)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GB 50108-2001 4.1.6 3 ) (5)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 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GB 50108-2001 4.1.18 ) 13.2 施 工 准 备 13.2.1 材料准备 13.2.1.1 优先选用商品混凝土。 13.2.1.2 混凝土需满足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MPa,水泥用量不宜少于 3 3 320kg/m ,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宜少于 280 kg/m 。 (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1%,砂率宜为 30%~35%, 泵送时可增至 45%。 (3) 石子最大粒径优先选用 25mm,含泥量不应大于 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吸水 率不应大于 1.5%。 (4) 掺入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掺 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掺合料时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 20%,不应低于二级,硅 粉掺量不应大于 3%。 (5) 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 0.55 ,灰砂比宜为 1 ∶1.5 ~ 1 ∶2.5 。 (6)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 3%~5%。 (7) 混凝土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 160mm±20mm,入泵前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值不应大于 30mm/h,塌落度总损失量不应大于 60mm。 (8) 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宜为 6~8h。 3 (9) 防水混凝土中的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不应大于 3kg/m 。 13.2.2 作业条件 13.2.2.1 现场技术准备: (1) 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在方案中,明确: 在防水混凝土上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留置施工缝时必须有相应的防渗漏措施;特别注 意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 孔口、坑池)的防水做法;注意对浇筑后防水混凝土的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3) 水泥、砂和外加剂以进行复试且合格。 (4) 上道工序已通过监理的验收。 13.2.2.2 现场机具准备 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振捣棒、溜槽、串桶、铁板、铁锹等。 13.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