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手法.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考点目标;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衬托、虚实结合、用典、对比映衬、想象等。
;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颔联:①“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②“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③“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①“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②“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③“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2007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⑵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诗词句来表
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
(在高考中难的典故一般会注解);初冬夜饮 杜 牧
淮阳多病①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①淮阳:指西汉汲黯。其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
;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情感?请分别论述。;⑶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