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设说明书.docx
供热工程课设说明书
?一、引言
供热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居民冬季采暖、工业生产及公共建筑的舒适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模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供热工程相关知识,掌握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计算技巧以及设备选型等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二、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一)设计任务
为某住宅小区设计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负荷计算、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热源选择及主要设备选型等。
(二)原始资料
1.小区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
-小区位于[具体城市名称],该地区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10℃,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3m/s。
-冬季供暖期天数为120天,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按照当地气象资料取值。
2.小区建筑情况
-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0000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80000㎡,公建建筑面积20000㎡。
-住宅建筑为6层砖混结构,层高3m;公建建筑主要为3层框架结构,层高4m。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等参数按照相关规范取值。
3.热媒参数要求
-热媒采用热水,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系统定压方式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要求系统工作压力不超过1.0MPa。
三、热负荷计算
(一)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1.住宅建筑
-外墙传热系数根据墙体材料及构造计算,查相关规范得外墙传热系数为0.5W/(㎡·K)。
-外窗传热系数按照塑钢窗取值,为2.5W/(㎡·K)。
-屋顶传热系数根据屋面构造计算,为0.3W/(㎡·K)。
-经计算,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面积为[X]㎡。
-根据公式Q1=KF(tn-tw),计算出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具体数值]W。
2.公建建筑
-同理,计算公建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传热面积等参数。
-公建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2=[具体数值]W。
(二)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1.住宅建筑
-根据住宅建筑的层数、朝向及当地气象条件,计算冷风渗透换气次数为0.5次/h。
-住宅建筑的体积为[V1]m3。
-按照公式Q3=0.28cvρw(tn-tw)V,计算出住宅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3=[具体数值]W,其中c为空气比热容,v为风速,ρw为室外空气密度。
2.公建建筑
-公建建筑的冷风渗透换气次数为0.6次/h,体积为[V2]m3。
-公建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4=[具体数值]W。
(三)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考虑到该地区冬季室外风速及建筑物情况,冷风侵入耗热量相对较小,本次设计忽略不计。
(四)热负荷汇总
1.住宅建筑热负荷Q住宅=Q1+Q3=[具体数值]W。
2.公建建筑热负荷Q公建=Q2+Q4=[具体数值]W。
3.小区总热负荷Q=Q住宅+Q公建=[具体数值]W。
四、供热管网水力计算
(一)管网布置
根据小区建筑分布及地形条件,采用枝状管网布置方式。管网沿道路敷设,尽量减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交叉。
(二)管径计算
1.根据热负荷及选定的比摩阻,计算各管段的流量。
-按照经济比摩阻范围,选取比摩阻R=100Pa/m。
-根据公式G=0.86Q/Δt,计算各管段流量,其中G为流量,Q为热负荷,Δt为供回水温差。
2.根据流量及比摩阻,计算管径。
-利用公式d=√(4G/πv),计算管径,其中v为流速,根据经济流速范围选取v=1.5m/s。
-经过计算,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如[管段1管径]、[管段2管径]等。
(三)压力损失计算
1.沿程压力损失计算
-根据公式ΔPy=RL,计算各管段的沿程压力损失,其中L为管段长度。
2.局部压力损失计算
-考虑管网中的弯头、三通、阀门等局部阻力,局部阻力系数按照相关手册取值。
-根据公式ΔPj=ζv2/2gγ,计算局部压力损失,其中ζ为局部阻力系数,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γ为热媒重度。
3.总压力损失计算
-各管段的总压力损失ΔP=ΔPy+ΔPj。
-计算出整个供热管网的总压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