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 二 学期)
2014
年 6 月 25 日
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交通压力也在急剧上升。无论从城市交通需求的指数增长,还是从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或者政府的巨大交通投入背后的“微弱”效果,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本文首先从城市交通需求激增、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与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淡薄、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交通管理滞后五个方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进行分析。根据造成拥堵的具体原因,从对城市交通需求的激增加以合理引导、不断协调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与
城市交通规划的不合理、增强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与倡导礼让文明的交通环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发展轨道
交通、创新交通管理方式与提升专业水平五个方面对城市交通拥堵提出对策。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原因,对策
一 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体来说,目前情况下我国城市交通需求与道路状况呈现急剧的不协调。常常会出现交通状况改良后,会吸引更多的交通流,导致交通拥堵继续存在。陷入治理——拥堵——治理——拥堵的怪圈。一味的改善道路状况,收效甚微。如何从这种怪圈中跳出,是当前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接下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交通需求激增、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与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淡薄、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交通管理滞后五个方面对交通拥堵的成因进行分析。
1 城市交通需求的激增 城市交通需求的激增是造成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巨大的交通需求是最主要的交通拥堵原因。
1.1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私家车的大量普及增加了交通需求 。在2000—2009 年的10 年间 机动车保有量超过百万量级的城市逐渐增多,全国汽车保有量从1609万辆增至6281万辆,净增4672万辆,年均增长16.3%[5]。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城市交通需求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
1.2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与城市交通规划的不合理 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基本面貌,由于过快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城市交通规划的不合理与交通设施发展的滞后无法满足过快的交通需求增长,形成供需矛盾,是导致交通拥堵的最直接、最尖锐的矛盾。
1.2.1 城市路网规划不合理 我国城市发展中,交通规划始终不能跟上城市的快速发展。1.2.2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不协调带来新的交通需求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北京市为例,北京采取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主要行政区、金融区和商务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而住宅区则分布于三环以外,从而形成潮汐式交通出行,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 0%[8]。
1.2.3 城市道路发展状况的不协调增加了主要道路的交通需求 在交通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优先发展主干道是交通部门的首选,但是由于资金等客观原因,往往无法及时改造次要道路,造成新改造的主干道吸引了更多的交通需求,造成新的拥堵。同时由于长期发展不均衡,部分道路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但人不能及时得到整改,交通参与者自然首选主干道行驶。从而增加主干道交通压力。
1.2.4 城市停车场利用率较低 城市道路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固定的停车场还有很多停车位,但道路两旁车辆停靠现象严重。 据统计,济南市停车场利用率仅为 20%~30%反映出了车辆肯定存在乱停乱放,占道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9]。 城市停车场的标识与引导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常常出现外地司机找不到停车场的现象,只能选择随意停靠在道路两侧或人行道。
1.2.5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降低了通行效率 由于前期的道路规划没有考虑到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在交通发展过程中,很多道路非机动车道被取消或者设置在机动车道旁边,中间没有任何隔离设施。这些使得道路安全状况明显下降,同时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合行驶,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1.3.1 市民 市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无疑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导向标。如果有更多的市民出行的首选是公共交通,就能使行驶在道路上的私家车大大降低,道路拥堵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等原因,拥有私家车的市民出行选择自驾车出行所占比例较大。 同时部分市民再通过道路时,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使车辆
不能顺畅行驶,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增加了交通拥堵的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