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学考研真题,复试经验,考研重难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史(回忆版)
只有简答题和论述题 7道简答题每道10分 2道论述题每道40分。顺序可能
有误。
简答:
1.原始社会半坡型彩陶的艺术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发展与创新。
3.南阳画像石的装饰题材。
4.六朝石雕石佛特征。
5.明代成华青花加彩装饰表现手法。
6.商代青铜器造型。
7.唐金银器制作类型。
论述:
1.宋元时期漆器类型和特点。
2.清代江南地区染织工艺的成就和特色。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饰设计与制作(回忆版)
一共四道题。
1.分值40,有一个造型比较夸张的戒指,让画1:1效果图;说明变款是什么;
设计两个1:1的变宽效果图。
2.分值40 1~3mm等大小颗粒宝石 简述小颗粒宝石的设计与制作原则 并设计
一款豪华型宝石,画出效果图,说出饰品名称,市场定位,工艺特征。
3.分值40,在现代首饰批量制作工艺(失蜡浇铸)中,原模制作方法与特征。
4.分值30,在低迷的珠宝市场条件下,首饰设计师的价值和角色定位。
2017年政治基础班讲义
考点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1. 定义:工资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 形式上: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主要有两种: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3. 本质:是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 把握工资的本质:关键是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考点21: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
额 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
便被掩盖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 不同生产
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 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
部门 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 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体现着不同
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在利润率平
均化的过程中 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 叫做平均
利润。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 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
家得到银行利润 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
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
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 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
阶级的剥削程度。
考点2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
源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是无产
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
时 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
意义。
考点2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
义越发展 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 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
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 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考点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1.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是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个别企业生产的极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破坏了社会再生产
的比例协调关系。
②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破坏了社会再生
产的总量平衡,从而引发了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4.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考点0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从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