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1单片机 第一章.ppt

发布:2017-08-20约3.25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CS-51系列单片机 第一章 绪 论 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框图 3、什么是单片机 3、在实时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对过程控制中的电流、电压、温度、液位、流量等物理参数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使系统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如工业过程控制、过程监测、即时数据采集处理等 。典型应用如电机转速控制、温度控制、自动生产线等 。 压力、温度检测与控制 工业生产流水线 工业生产流水线 工业生产流水线 工业生产流水线 4、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各种家用电器已普通采用单片机代替传统的控制电路。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电视机、音箱、电风扇 及许多高级电子玩具都配上了单片机,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增强了功能。 家用电器 * * 一、电子计算机概述 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形态 三、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四、单片机的特点 五、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六、电子产品采用单片机的优点 一、电子计算机概述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继经历了五个时代: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这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CALCULATOR) ENIAC ◆ENIAC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钟频率仅有100 KHz,但能在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 ◆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五大部分: 运算器 控制器: 此两部分合称为CPU 存储器: RAM及ROM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部设备通过I/O接口相连 微型计算机各部分通过三大总线有机连接 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CPU RAM RAM ROM I/O I/O I/O DB AB CB 微处理器、存储器加上I/O接口电路组成微型计算机。各部分通过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相连。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即在一片芯片上集成有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I/O接口等电路,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 CPU RAM/ ROM I/O 接口 实时控 制器件 单片机 + + + 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形态 从应用形态上,微机可以分成三种: ◆多板机(系统机) 将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总线接口等组装在一块主机板(即微机主板)。各种适配板卡插在主机板的扩展槽上并与电源、软/硬盘驱动器及光驱等装在同一机箱内,再配上系统软件,就构成了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简称系统机)。 工业PC机 也属于多板机。 ◆单板机 将CPU芯片、存储器芯片、I/O接口芯片和简单的I/O设备(小键盘、LED显示器)等装配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再配上监控程序(固化在ROM中),就构成了一台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单板机)。 单板机 单板机的I/O设备简单,软件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早期主要用于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及简单的测控系统,现在已很少使用。 ◆单片机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 三种应用形态的比较 : 系统机(多板机) 单板机 单片机 系统机(桌面应用)属于通用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及辅助设计。 单片机(嵌入式应用)属于专用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智能仪表、智能传感器、智能家电、智能办公设备、汽车及军事电子设备等应用系统。 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其非凡的嵌入式应用形态对于满足嵌入式应用需求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单片机技术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单芯片微机形成阶段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系列单片机 。8位CPU、1K字节ROM、64字节RAM、27根I/O线和1个8位定时/计数器。 特点是:存储器容量较小,寻址范围小(不大于4K),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不强。 1、单片机的发展过程 ◆性能完善提高阶段 1980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8位CPU、4K字节ROM、128字节RAM、4个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64K,并有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