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指南.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指南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指南
摘要:随着我国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提出了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指南。首先,分析了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详细介绍了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最后,对技术指南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然而,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研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海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第一章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1)海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农业基地,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截至2020年,海南省畜禽养殖规模已达到1000万头(只)以上,其中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产量逐年攀升。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海南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调查,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20%以上,COD排放量占全省COD排放总量的30%以上,氨氮排放量占全省氨氮排放总量的40%以上。这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还导致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构成威胁。
(2)具体来看,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恶化。例如,乐东县的某规模化猪场,由于粪便处理设施不完善,每年约有5000吨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河流和农田。其次,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如氨、硫化氢等,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海南省约有30%的规模化养殖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恶臭气体排放问题。最后,畜禽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海南省某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未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生态保护,导致周边植被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面对严峻的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海南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污染治理。例如,制定并实施《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和监管措施;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率。但总体来看,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普及率不高、监管力度不足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治理技术,加强监管,确保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2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存在的问题
(1)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足。许多养殖场缺乏完善的粪便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染物直接排放。以海南省三亚市某规模化养鸡场为例,该场每日产生约20吨鸡粪,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设施,大部分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导致水质恶化。据监测,该河流的氨氮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近三倍。
(2)其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尽管海南省在推广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利用率仍然较低。据统计,海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仅为30%,远低于国内先进水平的70%。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有机资源,还增加了环境污染压力。例如,海南省某养猪场每年产生约1万吨猪粪,但仅有10%得到有效利用,其余90%仍以废物形式处理。
(3)第三,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力度不足。当前,海南省畜禽养殖污染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养殖户对环保法规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污染治理。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例如,海南省某养殖场长期存在非法排放污染物行为,但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1.3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1)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