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15:59
锅炉选购更改注重锅炉质量。
一、预防和预警
(一)锅炉至少装设两个安全阀,且在安全阀与锅筒、安全阀与集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热水)的出汽(水)管和阀门。在用安全阀应至少每年校验一次,校验后应加铅封,锅炉运行中严禁解列。
(二)锅炉应装设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水位表的装设要按照规范要求,要求定期清洗,确保清晰透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50mm ,且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的25mm ,水位表的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 。
(三)锅炉应设置水位报警装置、超温报警装置、蒸汽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电气、仪表应定期校验。
(四)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置的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挂牌标识。
(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重点检查、跟踪管理,严格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六)锅炉设备应定期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二、预警行动
(一)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检验,对检验报告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完成前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二)岗位操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保证巡检质量,按规定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试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三)岗位操作工在巡检中发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情况,及时上报单位值班人员,值班人员根据情况确定能否继续运行,并迅速通知维修工及时修复。
(四)严格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不懈地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五)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制度,从业人员能熟知特种设备性能,掌握预防和处置特种设备初期事故的特点和技能。
三、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反应釜泄漏事故或发现锅炉运行异常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当班领导报告,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工厂生产科、安全科汇报。报告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发生地点、时间等。
(二)事故的简要经过、伤害程度等。
(三)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等。
四、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按照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三个级别。
1、Ⅰ级预警
反应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虽无人员伤亡但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预计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情只需启动事故单位应急预案即可控制的,工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按照“预警”要求,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态势,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工作。锅炉运行异常,但经当班工作人员处理可以解决问题的。
2、Ⅱ级现场应急
反应釜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发生人员伤亡或虽无人员伤亡但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预计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情不能被事故单位应急响应后所处置或控制,需要立即按照“现场应急”要求,启动工厂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抢救。锅炉运行异常,当班人员无法解决的。
3、 Ⅲ级全体应急
反应釜泄漏发生事故或锅炉异常发生事故,预计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情特别重大或特种设备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的,立即按照“全体应急”要求,启动工厂应急预案,进行全体职工动员抢险救灾,并立即向地方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汇报请求支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后,要立即向工厂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由总指挥决定启动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总指挥的指令,通知副总指挥、应急成员单位负责人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根据各自职责和总指挥指示进行救援。
2、应急行动
⑴安全疏散及治安警戒:由治安消防队负责。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对事故中心区域内有贵重物品进行转移;对可能威胁工厂以外区域群众安全时,应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引导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
同时治安消防队接到指挥部指令后,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携带防护器材、警戒器材迅速到达指定现场;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围栏等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原始状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区域交通管制,部署安排运输急救物资及抢救伤员道路疏通,禁止无关车辆进入事故现场,保证救援道路畅通;维护撤离区和疏散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护主要目标和财产安全。
⑵抢险救灾:由抢险抢修队负责。接到指挥部指令后,排险人员根据危化品泄漏情况配备专用防护器材和专用工具迅速到达指定现场;针对不同类别的事故采取堵漏、灭火、隔离、稀释、中和、覆盖、卸压等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进行现场抢险作业,有效控制事故扩散,防止连锁事故发生;积极搜寻被困人员和伤亡人员,疏导现场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当人员受到危化品伤害时,应用水冲洗和碱性水中和,减轻伤害,送医院就医;在警戒区域内停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