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北京肝腹水医院.pptx

发布:2023-05-29约3.3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北京肝腹水医院第1页/共38页 相关理论知识复习1.概念2.病理特点3.病因和发病机制4.临床表现5.腹水形成的因素6.门脉高压时侧支循环的情况第2页/共38页 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第3页/共38页 正常肝脏第4页/共38页 肝硬化肝脏第5页/共38页 主要表现 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第6页/共38页 发病原因(1)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为主。(2)国外以酒精中毒所致居多。(3)其它:胆汁淤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亦可导致肝硬化。 第7页/共38页 发病原因病毒性肝炎的广泛传播,长期大量饮酒致使肝硬化成为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疾病之一。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8:1。第8页/共38页 发病机理肝细胞变性坏死、 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再生结节挤压血管床缩小、闭塞、扭曲 门静脉   肝静脉   肝动脉  门静脉高压假小叶小支关系失常交通吻合支形成第9页/共38页 临床表现—代偿期症状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腹泻、 上腹隐痛体征 消瘦 肝、脾轻度肿大第10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1. 全身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与营养状况较差,乏力、消瘦、不规则热、面色灰暗黝黑、皮肤粗糙、浮肿等。2. 消化道症状: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与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道吸收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第11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全身消化道症状 腹胀、腹泻 消瘦乏力肝病病容厌食黄疸第12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3. 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胃肠出血等倾向。出血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 贫血可因缺铁、叶酸、B12、脾亢等因素有关。第13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出血、贫血: 凝血因子减少 脾功能亢进 毛吸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营养不良 肠道吸收障碍 胃肠失血 脾功能亢进出血贫血胃肠道紫癜第14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4. 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 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增多时,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及促肾上腺激素的功能,导致雄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第15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内分泌紊乱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色素沉着雌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 第16页/共38页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第17页/共38页 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流增多,形成了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第18页/共38页 脾肿大门静脉高压致脾静脉压力增高,脾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晚期脾肿大常伴有对血细胞破坏增加。使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第19页/共38页 侧支循环开放门脉高压后,门静脉交通支充盈扩张,血流量增加,建立起侧支循环。 重要侧支循环有: 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静脉曲张 ③痔核形成,为直肠中、下静脉扩张形成。第20页/共38页 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 ①门静脉高压:>300mmH2O 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 ③肝淋巴液生产过多 ④继发醛固酮增多,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减少形成因素 腹水第21页/共38页 腹水门静脉高压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腹水、脐疝形成第22页/共38页 腹水形成原因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力增高,使腹腔脏器毛细血管床的静水压增高,组织间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第23页/共38页 腹水形成原因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减退使清蛋白摄入和吸收障碍,低蛋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液外渗。第24页/共38页 腹水形成原因肝淋巴液生产过多: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使大量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入到腹腔。第25页/共38页 腹水形成原因抗利尿激素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重吸收增加。第26页/共38页 腹水形成原因肾脏因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致肾血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第27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