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docx

发布:2025-01-23约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原理

(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接通三相交流电源,产生旋转磁场,该磁场与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然而,在电动机启动时,由于转子转速较低,转差率较大,导致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流很小,电磁转矩不足,使得电动机难以启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方法,即在电动机启动时降低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从而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和转矩,降低启动时的机械冲击和电网电压波动。

(2)降压起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定子绕组的电压来减小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但缺点是电动机的启动转矩会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减小,可能导致电动机启动困难,特别是在负载较大或电源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常见的降压起动方法有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星角降压起动和补偿器降压起动等。

(3)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改变输入电压,实现电动机降压起动的。通过选择合适的抽头,可以使电动机在启动时的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60%左右,从而减小启动电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起动转矩较大,但自耦变压器体积较大,成本较高。星角降压起动则是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先接成星形,启动时降低电压,待电动机转速接近额定值时,再转换成三角形连接,以获得额定电压和转矩。这种方法起动转矩较小,但电路简单,适用于电动机负载较轻的情况。补偿器降压起动则是利用电容器补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从而降低启动电压。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动机启动转矩要求不高的情况。

二、2.降压起动控制电路设计

(1)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主要涉及选择合适的降压方式和控制元件。降压方式应根据电动机的负载特性、电源条件及启动转矩要求来确定。控制元件包括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时间继电器等,它们共同完成对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正常运行和停止控制。

(2)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降压起动的方式,如星角降压、自耦变压器降压或补偿器降压等。然后,根据所选降压方式,选择合适的控制元件,如接触器用于接通和断开电源,热继电器用于过载保护,按钮用于手动控制,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降压时间等。此外,还需考虑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在启动过程中电动机和电源的安全运行。

(3)控制电路的具体设计步骤包括:绘制电路原理图、选择控制元件、布线、安装和调试。电路原理图应清晰、简洁,便于阅读和修改。选择控制元件时,需考虑其实际参数、容量、性能等因素。布线时,应遵循电路设计规范,确保电路连接牢固、美观。安装和调试阶段,需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元件是否正常工作,并调整参数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3.控制电路实现与注意事项

(1)控制电路的实现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电路的电气连接正确无误,避免因连接错误导致的短路或漏电现象。例如,在星角降压起动电路中,应确保接触器的主触点在星形连接时正确接通,而在角形连接时正确断开。在实际应用中,若连接错误,可能导致电动机启动失败或损坏。

(2)在电路调试过程中,需对控制电路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程序正常工作。例如,在测试时间继电器时,应确保其延时时间与设定值相符,避免因延时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电动机启动失败或过载。在实际案例中,若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设置不当,可能导致电动机频繁启动或无法启动。

(3)在控制电路的实现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电路中的元件符合额定参数,如接触器的额定电流、电压等;二是合理选择电路元件的散热措施,防止因过热导致元件损坏;三是考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因外界干扰导致电路误动作。例如,在星角降压起动电路中,若未采取有效抗干扰措施,可能导致接触器频繁跳闸,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