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改变铺砂幅面的3D砂型打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docx
PAGE
1-
一种灵活改变铺砂幅面的3D砂型打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装置概述
(1)灵活改变铺砂幅面的3D砂型打印装置,是近年来在增材制造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该装置通过精确控制砂层铺设和成型过程,实现了从微型到大型复杂砂型的打印。其核心部件包括一个可调节的铺砂平台、高精度的传感器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该装置的铺砂幅面可达到最大2米×1.5米的尺寸,能够满足各类工业制造和科研实验的需求。
(2)该装置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该装置打印的砂型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其尺寸精度可达0.1毫米,表面光洁度达到Ra3.2,完全满足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在汽车制造领域,该装置能够快速打印出复杂的汽车零部件砂型,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3)与传统砂型打印方法相比,该装置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从砂料准备到砂型成型的全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装置采用环保型砂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该装置还能够实现多材料、多工艺的打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据统计,该装置的年产量可达1000吨,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知名企业。
二、灵活改变铺砂幅面的技术原理
(1)灵活改变铺砂幅面的3D砂型打印技术原理主要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数值控制(CNC)技术。该技术通过将CAD模型分解为二维切片,然后利用铺砂平台逐层铺设砂料,通过CNC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砂料的移动和成型过程。铺砂幅面的灵活改变是通过可调节的铺砂平台实现的,该平台通常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能够实现多方向、多角度的移动。
(2)在铺砂过程中,传感器系统负责实时监测砂层的厚度和位置,确保每一层砂料的均匀性和精度。传感器通常包括激光测距仪、电感测距仪等,它们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此外,智能控制系统根据CAD模型和传感器数据,计算出每一层砂料的铺设路径和成型参数,从而实现精确的砂型打印。
(3)该技术原理还涉及到砂料的流动性、成型性和固化性等物理特性。为了确保砂型质量,砂料通常采用特殊配方的硅砂或树脂砂,这些砂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成型性和固化性。在打印过程中,砂料经过加热、加湿等预处理,以提高其流动性,然后通过铺砂平台均匀铺设。成型后,砂型通过固化剂进行固化,最终形成所需的形状。这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固化时间,以确保砂型的最终质量。
三、3D砂型打印装置的使用方法
(1)使用3D砂型打印装置进行打印前,首先需要准备CAD模型。该模型通常由专业设计软件创建,如SolidWorks、CATIA等,其精度和复杂性将直接影响最终砂型的质量。模型准备完成后,需导入至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切片处理。以某型号3D砂型打印装置为例,其控制系统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STL、OBJ等,且能够对模型进行自动优化,减少打印时间。
(2)打印过程开始前,用户需设置打印参数,包括砂料类型、铺设速度、成型压力、固化剂浓度等。以某型号3D砂型打印装置为例,其参数设置界面提供直观的图形化操作,用户只需选择合适的砂料类型和固化剂浓度,系统便会自动计算出其他参数。打印过程中,铺砂平台首先铺设一层砂料,然后通过CNC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成型头进行成型,成型后砂型进入固化阶段。以某型号3D砂型打印装置为例,固化时间约为10-15分钟,固化完成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清理和加工。
(3)打印完成后,用户需对砂型进行清理,去除多余的砂料和残留的固化剂。清理过程通常包括喷砂、刷洗、机械切割等方法。以某型号3D砂型打印装置为例,其配备的喷砂设备能够有效去除砂型表面的杂质,清理效率可达每小时100个砂型。清理后的砂型可用于铸造、熔模铸造等工艺,以某铸造厂为例,该厂采用该装置打印的砂型在铸造过程中,砂型破损率降低至1%,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