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乌鳢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农业标准化的首要作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衡量农产品质量高低,保证农
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的番禺区优
势农产品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研制项目。项目以番禺区水产养殖、花
卉种植、蔬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等优势农业产业为对象,在对番禺区优
势农产品标准状况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研制一系列优势农产品标准,从源头保障农产
品的质量安全,以期进一步深化番禺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工作。
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水产养殖业发达,盛产
乌鳢、鲈鱼、笋壳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为提升番禺区乌鳢养殖质量水平,打造优
质水产品品牌,由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乌鳢养殖企业、水产养殖户、
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本标准,并广州市番禺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归口发布。
二、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
2022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明确了广东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
区,番禺全力推进渔业产业园创建,推动现代渔业提档升级,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渔业王国”。近年来,番禺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发展,全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番禺区水产养殖面积6.1万亩左
右,拥有水产养殖品种近90个,总产量149万吨左右,其中名特优品种产量超过7.8
万吨,2021年渔业总产值45.09亿元,同比增长8.1%,“粤字号”渔业品牌13个,
逐步形成基地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乌鳢是国内经济性较高的鱼类,由于其骨刺少、含肉率高、肉质鲜美,肉中含有
丰富的氨基酸和花生四烯酸等而深受国内居民青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国约有
30多个省市养殖乌鳢,并形成了稳定的乌鳢养殖区域,其中广东省养殖量最高。番
禺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辖区内珠江岸线长达25公里,区内河网密布,水质优良,地
理位置良好、渔业产业基础扎实,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区
内多家大型养殖企业具有开展乌鳢养殖。
乌鳢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但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技
术缺乏规范管理,放养密度大,投饵率高等原因,使得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而
1
产生各种疾病,为控制乌鳢遭受病虫害,养殖户、养殖企业普遍使用药物治疗或防控,
容易造成兽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乌鳢的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团体标准的研制将
有效改善目前乌鳢养殖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乌鳢养殖的环境条件、鱼苗选择、食用
鱼池塘养殖、食用鱼网箱养殖和病害防治等技术内容。为企业开展乌鳢养殖提供规范
化、专业化技术指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指引,促进番禺地区乌鳢养殖技术
的创新与乌鳢品质提升,确保乌鳢的品质,助推番禺区水产品高质量提升。
三、主要工作
1)预研阶段
2022年6月24日,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了番禺区优势农产品代表企业,
围绕番禺区优势农产品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研制项目召开团体标准研
制研讨会,与会代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番禺区优势农产品在加工、流通及质量
安全方面目前的标准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向,确立
番禺区乌鳢水产养殖领域团体标准的立项方向。
2022年6月,标准编制组针对乌鳢养殖技术,开始搜集、查阅乌鳢养殖相关国
家政策、科研文献、资料及标准查新工作,并结合乌鳢养殖行业内现状,论证团体标
准立项的可行性,形成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框架。
2022年7月,通过对还打、蔚来、金洋水产等公司等单位的乌鳢养殖模式进行
了解,结合资料分析和调研情况,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标准框架进行内部讨论,就标准
的编制背景、标准框架、主要技术内容进行研讨,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备科学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见,形成标准草案。
2)立项阶段
2022年7月10日,标准编制工作组向广州市番禺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提交立项
申请。协会根据《广州市番禺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
求,对《乌鳢养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经协会技术专家认真研究与
审核,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予以正式立项。
标准编制工作组计划在2022年8月,通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