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

发布:2025-01-06约5.3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术后卧床有关02目标:患者基本需要得到满足03措施04为患者整理好床单元。05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06协助患者翻身动作宜轻,避免拖、拉、拽。07保持引流管及导尿管的通畅,妥善固定,加强宣教,定时巡视。08指导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09告知患者疾病康复过程,增强自理信心并逐渐增强自理能力。10效果评价:患者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5、潜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和栓塞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和栓塞措施:1)术后加强巡视,观察患肢有无肿胀。2)观察皮肤颜色改变、皮温是否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3)术后抬高患肢,指导进行主动伸曲踝关节和趾间关节,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活动。每小时进行3--5分钟,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4)保持膝关节处于外展位,进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CPM),开始伸屈范围在0?--45?,以后每天增加10?,出院时达到95?以上。5)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性用药,如低分子肝素。效果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和栓塞6、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表现为体温正常。措施1)术前1日备皮并用软肥皂清洗,更换消毒衣裤,备皮时一定不可损伤皮肤。2)术前晚及手术过程中给予预防性有效抗生素。3)加强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外观干燥,伤口渗液渗血较多时及时更换敷料。4)观察后及时评估伤口情况,注意伤口有无肿痛等情况。5)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总量,若24小时引流量大于400ml应加强观察及处理,一般持续2--3天,引流管≤50ml可考虑拔管。6)倾到引流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效果评价: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表现为体温正常。潜在并发症:假体松动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假体松动。措施告知患者术后2个月避免坐矮椅,体胖者劝其减肥。避免跑、跳、背重物等活动,防止膝关节假体承受过度应力。效果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假体松动。潜在并发症:骨折1目标:患者住院期间不发生骨折。2措施3要预防骨质疏松,功能锻炼期间用力要适当,不要穿拖鞋,要取得家属积极配合。4共同保护监督患者训练,循序渐进,防止外伤。5早期主要依靠拐杖,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适应后脱离拐杖。6效果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骨折。7术后护理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严密监测肢体温度、感觉、颜色、是否肿胀给予患肢抬高15-30,保持膝关节近伸直位,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疼痛护理: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做好管道护理和预防褥疮。1防止呼吸道感染。2心理护理。3护理要点logo切口处的护理引流管护理末梢血运的观察疼痛的护理术后并发症防治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后重点应是如何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一旦发生如何处理。常见并发症术后感染01血肿02出血03疼痛04脱位0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06其他07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后果是灾难性的,一旦发生,常导致手术彻底失败。感染主要包括伤口及关节腔内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均可导致发热。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和血液化验值,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污染后要及时更换。伤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3周,患者主述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体温升高,脉搏快,白细胞增多,局部有红、肿、热、痛感。尿管的护理,尿管最好保留24h,并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做好会阴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01为防止肺部感染,教会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有痰尽量咳出,每日晨晚间护理时,为患者叩背,必要时做雾化吸入。02压疮的预防,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手术后卧床,活动少,机体反应低下,极易发生压疮,应做到增加营养,保持患者床单的干燥清洁,避免身体与床接触部位的摩擦力和剪切力,减少对组织的压迫。平卧时,患者脚尖朝天,脚下可垫海绵垫已防足跟的压疮形成。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可减少背部压疮的形成。03预防感染的方法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