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KXNY 04-2020玫瑰茄栽培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20
B 38
Q/KXNY
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KXNY 04—2020
玫瑰茄栽培技术规程
2019-12-17发布 2020-01-16实施
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 布
Q/KXNY 04—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起草单位: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泽斌、黄建香、潘庆全、李杰、黄丽华。
I
Q/KXNY 04—2020
玫瑰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玫瑰茄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玫瑰茄的栽培和采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规定,选择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及肥沃的土壤为好。玫瑰茄在红黄壤、青紫泥、砾
石沙土、黏土等不同土质中均可种植,以微酸性红壤土最为适宜。同一种植地以连作2年为宜。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性状稳定、符合市场需求品种。
4.2 种植时间
在广东地区,一般选在3月播种育苗,4月露地定植,10月至11月收获。
4.3 种植方式
4.3.1 种子直播
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选雨后晴天进行播种,按株行距1 m×1 m开穴,穴宽10~15 cm、深
10 cm左右,每穴点播2~3粒,播种深度3 cm,覆土0.5~1.0 cm,每亩播种量约0.3 kg。播后约1
周出苗,苗高15 cm左右进行间苗。
4.3.2 扦插栽培
待玫瑰茄植株生长至70~80cm后,结合打顶修枝,剪取长15~ 20cm半木质化枝条直接在大田扦插
种植。扦插后喷雾或浇水保湿,10 d左右生根发芽,极易成活。
4.3.3 苗床播种
1
Q/KXNY 04—2020
4.3.3.1 苗床育苗
苗床选择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即选择土壤疏松菜园或较肥沃旱地,苗床畦面宽约1m,高15~20cm,
可条播或撒播,株行距5 cm×8 cm。种子在苗床发芽后,约20 d或者苗高10~15 cm时,选择阴雨天气
移栽。
4.3.3.2 定植移栽
在肥力较好田块,一般株行距为1.00m×0.65~0.80m,即每亩种植800~1000株;中等肥力田块,
每亩种植1000~1200株;瘦田可适当密植。
4.4 田间管理
4.4.1 水肥管理
玫瑰茄定植后水肥管理原则为:前期促苗,促使植株早团棵;中期控水、控肥,促进根系发育;后
期攻蕾,促进花萼膨大。重点追肥3次,第1次为定植后7~15 d内;第2次为定植后1个月左右,即植株
有15~17片真叶时;第3次为植株现蕾期,每亩追施有机肥1000 kg或用25%沼液浇灌于植株根系周围。
在花萼形成期用30%的沼液进行叶面追肥。定期除草,减少杂草与玫瑰茄植株之间肥水竞争;玫瑰茄整
个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湿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