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浮力经典练习题.doc

发布:2017-01-07约7.1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浮力 浮力 物体浸入液体,液体对物体 的托力叫做浮力 实质:浮力由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到液体压力差而产生的 实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 (2)、公式表示: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注: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V排=V物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如图所示: 体积相同的铝球、铁板、木块浸没水中的深度不同, 虽然它们本身的密度、形状、重力,在水中的深度各不 相同,但它们受到的浮力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因为浮力 的大小只是由ρ液、’ ②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③浮沉条件法:F浮=G 悬浮或F浮==F漂浮 ④压力差法: F浮=F下 — F上 方法①: ①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的重力G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力F’ ③根据受力分析得:F浮= G—F’ 方法②: F浮=ρ液V排g 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F浮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注:浮力是一个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必考的内容,并且会结合密度进行出考,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画图题、计算题都会涉及到 例1: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提高:如图甲,铁块A叠放在木块B上,然后放在水缸中当将铁块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在水缸底部时,水面高度将( ) 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提示:木块B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只要比较铁块A前后排开水的体积即可。(注:在B上时,) 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 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V排 例2: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在A、B、C三种不同的溶液中,静止后三球位置如图所示,三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三种液体中,________的密度最大。 (此类题是密度和浮力的综合,是常见的必考题) 画图题: 如图所示,A、B、C表示的是一个木球自水下上 浮直到静止在水面上的三个位置,在图中各位置 上画出木球受力的示意图。 经典例题: 1、两个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他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则这两个物体一定 A密度相等 B体积相等 C质量相等 D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 2、一均匀实心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如果把它截去一半,则另一半将 A. 上浮 B. 悬浮 C. 下沉 D. 漂浮 3、某物体重为0.5 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 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0.3 N B.可能为0.2 N C.一定为0.5 N D.可能为0.4 N 4、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A.浮力不断变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D.浮力先变大,后不变 5、在弹簧测力计上,将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并浸没到一定的深度,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先逐渐减小,后保持不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