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材料成形中的裂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材料成型中的裂纹
天津大学 王惜宝
第一节 焊接裂纹的分类
图5-1 焊接裂纹的宏观形态及分布
a) T型接头的宏观裂纹 b) 对接接头的焊接裂纹 c) 焊缝收弧处的弧坑裂纹
1-焊缝中纵向裂纹 2 -焊缝中横向裂纹 3 -熔合区裂纹 4 -焊缝根部裂纹
5-热影响区根部裂纹 6,7 -焊趾裂纹 8-焊道下裂纹 9 -层状撕裂
10-弧坑纵向裂纹 11-弧坑横向裂纹 12-弧坑星形裂纹
根据裂纹产生的机理,焊接裂纹可分为:
•焊接热裂纹
结晶裂纹
液化裂纹
多边化裂纹
•焊接冷裂纹
延迟裂纹
淬硬脆化裂纹
低塑性裂纹
•再热裂纹
•层状撕裂
•应力腐蚀裂纹
各种裂纹的基本特征如表5-1所示
第二节 焊接热裂纹
一、热裂纹的主要特征
•热裂纹出现时间:
在结晶后期,邻近固相线的温度范围内,焊后立即产生;
•结晶裂纹主要产生钢种:
在含碳、硫、磷等杂质较多的碳钢、低合金钢焊缝中和单相奥
氏体钢、镍基合金以及某些铝合金的焊缝中;
•热裂纹主要分布位置:
在焊缝中心、弧坑,有的分布在焊缝的柱状晶晶界,有的分布
在热影响区的过热区
•热裂纹的显微特征:
产生具有沿晶开裂特征,它是沿原奥氏体晶界开裂,裂纹
尖端圆钝,裂纹表面还多伴随有氧化色彩。
•热裂纹的产生与焊缝和热影响区中碳、硫、磷等杂质的含量及结晶
后期硫、磷等在晶界形成的低熔点共晶有关;
二、热裂纹的分类
(一) 结晶裂纹
焊缝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线附近,由于凝固金属的收
缩,残余液体金属不足而不能及时填充,在应力作用下
发生沿晶开裂,故称结晶裂纹。
(二) 液化裂纹
近缝区或多层焊的层间部位,在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
的作用下,由于被焊金属含有较多的低熔点共晶而被重
新熔化,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发生开裂
(三) 多边化裂纹
焊接时焊缝或近缝区在固相线稍下的高温区间,由于
刚凝固的金属中存在很多晶格缺陷(主要是位错和空位)及
严重的物理和化学不均匀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应力作用
下,由于这些晶格缺陷的迁移和聚集,便形成了二次边
界,即所谓“多边化边界” 。因边界上堆积了大量的晶格
缺陷,所以它的组织性能脆弱,高温时的强度和塑性都
很差,只要有轻微的拉伸应力,就会沿多边化的边界开
裂,产生所谓产多边化裂纹”
三、结晶裂纹形成的机理
结晶裂纹是在液态薄膜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
•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内因,
•而拉伸应力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条件
1. 结晶过程中焊缝金属的塑性
(1) 液固阶段:
(2) 固液阶段:
(3) 完全凝固阶段:
(二) 结晶裂纹形成的条件
1. 应变按曲线1变化 在固
相线Ts 附近的应变为△e ,
此时焊缝的塑性储备量
△e =P -△e 0 ,此时不
s min
会产生结晶裂纹。
2. 应变按曲线2变化 在固
相线Ts 附近,焊缝的塑性储
备量△es=Pmin-△e = 0,应变
△e恰好与焊缝金属的最低
塑性值Pmin相等,此时处于临界状态。
3. 应变按曲线3变化 在固相线Ts 附近,焊缝的塑性储备量
△e =Pmin-△e 0 焊缝应变值△e 已超过焊缝金属的最低塑性值
s
Pmin ,此时必然产生裂纹。
四、影响结晶裂纹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是否产生结晶裂纹取决于 1、焊缝金属的脆性温度区间TB
的大小;2 、脆性温度区内的最小塑性Pmin ;3、脆性温度区内
应变增长率,4 、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 从本质上看,影响结晶裂纹的因素主要可归纳为冶
金因素和力的因素
(一) 冶金因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1. 结晶温度区间的影响: 合金状
态图中结晶温度区间越大,脆性温度
区间也越大,结晶裂纹倾向越大
2. 硫、磷的影响
3、碳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