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伦理-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PDF

发布:2018-02-17约9.84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六章 环境伦理 刘静玲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jingling@ 最新新闻搜索 Google网上搜索746,000项 环 境 伦 理 学 的 基 本 理 念 杨 通 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100732)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深度危机源于伴随近代文明的出 现而形成、且已得到广泛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因此,要 使人类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反思和改变这种主流价 值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一个革命 性的变革就在于,它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 时,试图扩展伦理学的视野,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 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jingli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生态文明 刘湘溶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校长、中国伦理 学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长。主要研究领域:环境伦理学。 “生态危机”已经不是预言,是每个人在 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到、感受到的事实 :安全的食品、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 和煦的阳光、适宜的气候、充足的能源、可爱的动物等都离 我们越来越远,人类变得越来越孤独,生命变得越来越脆 弱。中断了与自然的联系,人类就像在母腹中被剪断了与 母亲血脉相通的脐带一样,难免“胎死腹中”的厄运。 jingli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1360名科学家认为地球不“健康” 千年生态系统 评估成果全球同步发布 2005年04月01 日 来源:科技日报 “过去50年,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范围前所未有。在 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 盟首席科学家杰夫•迈克尼利在3月30 日的千年生态系统 评估(MA)成果发布会上发出这样的警告。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是描绘地球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计划。于2001年6月由安南 宣布启动。其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变化与人类福祗之间关系的科学信息 。来自全球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参加了为期四年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开展了全 球、亚全球、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尺度的大量评估工作,将生态学的成果进行综合与分 析。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果今天在北京、伦敦、华盛顿、东京、开罗等8个城市同步发 布。 jingli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内容概要 环境伦理历史发展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案例研究 jingli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史怀泽(施韦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 2、利奥波德《沙乡的沉思》,侯文蕙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辛格《动物解放》,孟祥森、钱永祥译,光明日报版社,1999。 4、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 5、Armstrong, S. and Botzler, R. eds, Environmental 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New York:McGraw-Hill,1993. 6、DesJardins, J. R., Environmental Ethics: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92. 7、Pojman, L. P.,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