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什么是“网络身份证”.doc

发布:2018-05-22约3.5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网络身份证”-法律 什么是“网络身份证” 【选题策划】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公民将拥有一张像“居民身份证”那样权威、统一、普适性的“网络身份证”。 据日前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经过五年技术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难题已被攻克,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截至201 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网络空间中身份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网络空间中的各种虚拟实体和角色缺乏有效管理,带来网民隐私信息泄露、黑客偷盗、商业欺诈和虚假信息等问题,对电子交易、公民财产安全及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该技术采用了“国密SM2”算法,通过高强度安全机制,可以确保无法被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这为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便利,攻克了网络安全等诸多隐患,互联网上的身份认证和个人隐私保护将会变得更简单、更安全。 美国早在2011年就将其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启动网络身份证战略部署,目前欧盟的10个国家开始了网络身份认证。我国公安部从2012年起在北京邮电大学及多个省(市)单位进行试点,目前与工商银行合作,2014年年底前与中行、建行等银行合作,搭载银行卡免费发放。今后可用于电子商务、政务民生、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等应用。 网络身份证是网上的身份标识,俗称网络名片。它保存在网络上,可包含比现实名片多的多的内容。网络身份证(VIEID),全称虚拟身份电子标识(identity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是互联网络信息世界中Virtual标识用户身份的工具,用于在网络通讯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及表明我们的身份或某种资格。 一、发行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繁荣的互联网社会。在这个特殊的社会里,巨量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服务和人数众多的网民构成了互联网的根本,但也因此使得互联网杂乱不堪和危险。在这种以网络代码为基础的交流方式里,人们以虚拟的身份出现,正是这种交流方式给于了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进而出现了网络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基于此,互联网环境迫切需要变革,而网络实名制和网络身份证(VIEID)正是良方。在这方面,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已先行先试。2011年1月17日奥巴马政府责成美国商务部,就如何才能妥善地建立一套“网络身份证”制度尽快出一个解决方案。之后,总统奥巴马公开了一份名为《身份认证国策》的草案。其它互联网用户大国的相关计划亦已提上日程或正在实施当中。 二、发展过程 厦门试点:2014年9月份厦门企业、市民可以使用一张小小的“U盘”访问厦门的公共服务应用,这张“U盘”就是经过三方数字认证的密钥,也就是在网络上具有法律意义的身份证。 截止到2014年10月30日,已经发放700万张网络身份证EID,计划2014年发行2000万张。 三、社会影响 网络身份证(VIEID)的出现将使互联网变的更加简便、高效、安全与可信。在不久的未来,每一位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将拥有一个网络身份证。这将使你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时更加方便,不需要再填写烦琐的注册信息,只需要输入你的网络身份证号和管理密码即可轻松完成,且不需要再记住其它的各种烦琐的账号和密码。在你的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可以管理你在互联网所使用的服务亦可查看你在互联网留下的所有足迹。比如你注册使用了facebook、fasdl、QQ、人人网、开心网等,在你的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就能直接使用这些服务而不需要再输入账号密码。在你不想使用某一项服务时,直接在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注销既可。有了VIEID,互联网的每一位用户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同时,严格且完善的隐私管理机制也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免遭泄露。 四、网络身份证怎么办 据了解,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全国试点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也就是说,现在市民可以去工行申请办理“网络身份证”。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工行的确已经开通了办理“网络身份证”的业务,市民只要带着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到当地的工行网点办理即可。但工作人员同时提醒,每个银行网点的卡片数量不一样,有的银行网点可能暂时办不了这项业务,为了避免空跑一趟,市民办理前最好打电话确认一下。 办好了“网络身份证”,又该如何使用呢?据了解,目前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移动终端中,只要在智能移动终端中安装EID助手,绑定您的EID,就可以使用。另一种是在计算机中,需要先安装EID维护工具,将EID卡插入连接计算机的EID读卡器,就可以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