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设计.pdf

发布:2024-07-05约1.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设计

51单片机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

和低功耗的特点。在一些场景中,需要使用51单片机之间进行双机串行

通信,以实现数据传输和协同工作。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

的设计,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

一、硬件连接

1.串行通信口选择:51单片机具有多个串行通信口,如UART、SPI

和I2C等。在双机串行通信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串行通信口作为数据传

输的接口。一般来说,UART是最常用的串行通信口之一,因为它的硬件

接口简单且易于使用。

2.引脚连接:选定UART口作为串行通信口后,需要将两个单片机之

间的TX(发送)和RX(接收)引脚相连。具体的引脚连接方式取决于所

使用的单片机和外设,但一般原则上是将两个单片机的TX和RX引脚交叉

连接。

二、软件编程

1.串行通信初始化:首先需要通过软件编程来初始化串行通信口。在

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来配置波特率和其他参数。具

体的初始化代码可以使用C语言编写,并根据所使用的开发工具进行相应

的配置。

2.发送数据: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写入相应的寄存器来传输数据。

在51单片机中,通过将数据写入UART的发送寄存器,即可将数据发送出

去。发送数据的代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置发送寄存器;

(2)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3)清除数据发送完成标志位。

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时,需要通过读取相应的寄存器来获取接收到

的数据。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读取UART的接收寄存器,即可获取到

接收到的数据。接收数据的代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等待数据接收完成;

(2)读取接收寄存器中的数据;

(3)清除数据接收完成标志位。

4.数据处理: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根据具体的

应用场景,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计算或其他操作。数据处理的

代码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编写。

5.中断服务程序:在双机串行通信中,使用中断可以提高通信的效率。

通过设置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可以在接收到数据或发送数据时进行相应

的处理。在51单片机中,可以使用中断向量表来注册中断服务程序,并

通过相应的中断使能位来使能中断。

三、应用举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双机串行通信的应用举例,其中包括两个单片机之

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代码示例。

单片机A(发送数据)代码示例:

voiduart_ini

//设置波特率为9600

//设置串行通信口为8位数据位,无校验位,1位停止位

voiduart_send(chardata)

//设置发送寄存器为要发送的数据

//等待数据发送完成

//清除数据发送完成标志位

voidmai

uart_init(;

while(1)

uart_send(A);

delay(;

}

单片机B(接收数据)代码示例:

voiduart_ini

//设置波特率为9600

//设置串行通信口为8位数据位,无校验位,1位停止位

charuart_receiv

//等待数据接收完成

//读取接收寄存器中的数据

//清除数据接收完成标志位

//返回接收到的数据

voidmai

uart_init(;

while(1)

chardata=uart_receive(;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

以上代码示例为简化版,具体的实现会根据具体的需求而有所变化。

总结:

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编

程。通过正确设置串行通信口、连接引脚、配置波特率和使用相应的初始

化和发送/接收函数,可以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希望本

文对您有所帮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