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摘要:本系统利用单片机AT89C51采用程序设计方法产生锯齿波、正弦波、矩形波三种波形,再通过D/A转换器DAC0832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滤波放大,最终由示波器显示出来,能产生1HZ——3KHZ的波形。通过键盘来控制三种波形的类型选择、频率变化,并通过液晶屏1602显示其各自的类型以及数值,系统大致包括信号发生部分、数/模转换部分以及液晶显示部分三部分,其中尤其对数/模转换部分和波形产生和变化部分进行详细论述。(本设计着重介绍正弦波的产生)
关键字:单片机AT89C51、DAC0832、液晶1602
Abstract: this system capitalize on AT89C51, it makes use of central processor to generate three kinds of waves, they are triangle wave, and use D/A conversion module, wave generate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1602, it can have the 1HZ—3KHZ profile. In this system it can control wave form choosing, frequency , range, can have the sine wave, the square-wave, the triangular wave. Simultaneously may also take the frequency measurement frequency, and displays them throug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1602. this design includes three modules. They are D/A conversion module, wave generate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LED module. In this design, the wave generator into wave form module and D/A conversion modul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 AT89C51 DAC0832 liquid crystal 1602
目录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2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简介--------------------------------------------------
AT89C51单片机的外部引脚介绍-----------------------
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方案设计与论证
(1)、信号发生电路方案论证
(2)、单片机的选择论证
(3)、显示方案论证
(4)、键盘方案论证
总体系统设计
系统硬件实现及单元电路设计
(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2)、波形产生模块的设计
(3)、显示模块的设计
(4)、键盘模块的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1)、keil uvision3开发环境简介
(2)、利用keil uvision3创建新项目
(3)、proteus7.5软件简介
(4)、keil uvision3与proteus7.5联机调试简介
源程序
输出波形的检查与频率的测试
测试仪器及测试说明
测试结果
设计心得及体会
附录
参考文献
附图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1)、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很广,发展也很快.我们可以把单片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4、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制,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如仙童公司的FS,实际上只包括了8位CPU、麟字节RAM和2个并行I/0口,因此,还需加一块3851(由KROM、定时器/计数器和2个并行I/O口构成)才能组成一台完整徽型计算机.
第二阶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