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4汽车高职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

发布:2018-10-14约4.1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1 PAGE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总学时数:180 (讲授学时:80 实践学时:100 ) 学 分:10 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适用班级:14级汽车高职 适用学期:第4学期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是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及今后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专业基础。 3. 课程任务 该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工作过程和特性,以及各系统和部件的维修、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维修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汽车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汽车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基本理论。 3、懂得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检测方法及诊断程序。 4、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各类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分析程序; 2、能完成各类汽车发动机装配、诊断、检测 (三)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学习兴趣。 四、课程内容 1. 内容选取 模块一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 模块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三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四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五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六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七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八 柴油机电控技术 模块九 发动机总装与调试 2. 内容组织与安排 (1)内容组织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1 任务一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 15 2 任务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30 3 任务三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25 4 任务四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15 5 任务五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15 6 任务六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30 7 任务七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20 8 任务八 柴油机电控技术 15 9 任务九 发动机总装与调试 30 合 计 180 (2)教学安排 序号 项 目 工作任务 学习要求 参考学时 教学场所 1 发动机整体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类型识别及工作原理 ·识别发动机类型 ·发动机的分类方法 ·识别发动机编号 ·四冲程发动机上止点、轿车排量的识别 ·容积的有关知识 ·转子发动机的有关术语 ·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多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5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项目二 发动机结构的认识 认识发动机的主要零件 5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项目三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及编号识别 ·掌握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看懂发动机说明书的性能指标部分内容。 ·发动机性能指标。 ·识别发动机的编号 ·看懂发动机的编号。 ·发动机的编号。 5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序号 项 目 工作任务 学习要求 参考学时 教学场所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项目一机体组构造与检修 1、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的拆装及技术检测 2、能正确使用工具仪器完成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拆装及检测 3、能正确使用工具仪器完成机体及缸套的拆装检测。 8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项目二 活塞连杆组构造与检修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连杆瓦的拆装及检测。 ·能正确使用工具仪器完成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测。 8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项目三 曲轴飞轮组构造与检修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