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站系统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钢培训班课程设计
110kV变电站
学生姓名 : 程雄 指导教师 : 罗毅 完成日期 : 2011年5月25日
目 录
1 原始资料 1
1.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1
1.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1
1.3待建变电站负荷 1
1.4环境条件 2
1.5其它 2
2 设计任务 3
3 负荷计算和主变压器选择 4
3.1负荷计算 4
3.2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5
3.3主接线的设计 8
4 短路电流计算 11
4.1基准值的选取 11
4.2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12
4.3用于设备选择的短路电流计算 12
5 电气设备选择 14
5.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4
5.2各回路的工作电流计算 16
5.3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17
5.4导线的选择 24
5.5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7
5.6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7
5.7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8
5.8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9
5.9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9
5.10避雷器的选择 31
参考文献 33
附 录 341 原始资料
1.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变电站类型: 110kV降压变电站
三个电压等级: 110kV、35kV、10kV
110 kV:近期进线2回,出线2 回;远期进线2回,出线3 回
35 kV:近期4回;远期5回
10 kV:近期8回;远期6回
1.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变电站在系统中地位:地区变电站
变电站仅采用 110kV的电压与电力系统相连,为变电站的电源
电力系统至本变电站高压母线的标么电抗(Sd=100MVA)为:
最大运行方式时:0.25 ;
最小运行方式时:0.35 ;
主运行方式时:0.3
上级变电站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 2s
1.3待建变电站负荷
110kV出线:负荷每回容量 10000kVA,
cos(=0.9,Tmax= 5500 h
35kV负荷每回容量 6000kVA,
cos(=0.85,Tmax= 5500 h;
其中,一类负荷2回;二类负荷1回
低压负荷每回容量 2000 kW,cos(=0.95,Tmax= 4500 h;
其中,一类负荷2回;二类负荷2回
负荷同时率:0.8
1.4环境条件
当地年最高气温30℃,年最低气温-5℃,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5℃,年最低气温-5℃
当地海拔高度:600m
雷暴日:20日/年
1.5其它
变电站地理位置:城郊,距城区约8km
变电站供电范围: 110kV线路:最长100km,最短50km;35kV线路:最长60km,最短20 km;10kV低压馈线:最长30km,最短10km;
未尽事宜按照设计常规假设。
2 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A. 设计的最低要求是: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短路电流计算;
主变压器选择;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B. 设计的较高要求是:
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选择电压互感器;
选择电流互感器;
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选择避雷器。
3 负荷计算和主变压器选择
3.1负荷计算
电压等级
待建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 110kV/35kV/10kV。
合计负载及类型
近期 110kV 侧负载
近期 35kV 侧负载
近期 10kV 侧负载
近期总负载
远期 110kV 侧负载
远期 35kV 侧
远期 10kV 侧负载
远期总负载
近、远期总负荷
其中一、二类负荷即重要负荷合计
3.2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主变台数确定的要求:
a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站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b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站或负荷密度较高的变电站,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考虑到该变电站是本地区重要电源支撑点,含有较大份额的一、二类负载,故一期工程选用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容量相等。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远期增加负载较多,负荷密度迅速增大,故二期工程增加一台主变压器。
容量的选择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 5~10 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 10~20 年的负荷发展。
根据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设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 60%~70%的要求,并能保证用户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
Se ≥ 0.6~0.7 × S = 19604~22872kVA
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则承担 19.6MVA~22.8MVA。故近期选两台 20MVA的主变压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