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布线教程第4章.ppt

发布:2025-02-22约1.8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从上图中理解信道和永久链路的范围。添加标题4.5.1系统信道的指标值添加标题信道的电缆导体的指标要求添加标题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信道的电缆导体的指标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添加标题在信道每一线对中两个导体之间的不平衡直流电阻对各等级布线系统不应超过3%。添加标题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布线系统D、E、F级信道线对每一导体最小的传送直流电流应为0.175A。添加标题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布线系统D、E、F级信道的任何导体之间应支持72V直流工作电压,每一线对的输入功率应为10W。2.系统信道指标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系统信道的各项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要求:教材表4-11到表4-22规定。这些指标概念在第7章中有定义。(1)回波损耗(RL)只在布线系统中的C、D、E、F级采用,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回波损耗值的要求,布线系统信道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4-11的规定。(2)布线系统信道的插入损耗(IL)值应符合表4-12的规定。(3)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NEXT)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NEXT值的要求,布线系统信道的近端串音值应符合表4-13的规定。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只应用于布线系统的D、E、F级,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PSNEXT值要求,布线系统信道的PSNEXT值应符合表4-14的规定。01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串音比(ACR)只应用于布线系统的D、E、F级,ACR值是NEXT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值要求。布线系统信道的ACR值应符合表4-15的规定。02ACR功率和(PSACR)为表4-14近端串音功率和值与表4-12插入损耗值之间的差值。布线系统信道的PSACR值应符合表4-16规定。03线对与线对之间等电平远端串音(ELFEXT)对于布线系统信道的数值应符合表4-17的规定。04等电平远端串音功率NI(PSELFEXT)对于布线系统信道的数值应符合表4-18的规定。布线系统信道的直流环路电阻(d.c.)应符合表4-19的规定。布线系统信道的传播时延应符合表4-20的规定。布线系统信道的传播时延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一个信道的非平衡衰减(纵向对差分转换损耗(LCL)或横向转换损耗(TCL))应符合表4-22的规定。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不平衡衰减的要求。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4.5.2永久链路的指标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永久链路的各项指标参数值应符合表4-23~表4-33的规定。4.6电气防护及接地电气防护随着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在建筑物内的大量设置,各种干扰源将会影响到综合布线电缆的传输质量与安全。表4-39列出的射频应用设备又称为ISM设备,我国目前常用的ISM设备大致有15种。注意:ISM频段即工业,科学和医用频段。

世界各国均保留了一些无线频段,以用于工业,科学研究,和微波医疗方面的应用。应用这些频段无需许可证,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缆线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4-41的规定。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4-40的规定。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墙上敷设的综合布线缆线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4-42的规定。当墙壁电缆敷设高度超过6000mm时,与避雷引下线的交叉间距应按下式计算:S≥0.05L式中S—交叉间距(mm)。L—交叉处避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第4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可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和光缆布线系统。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对以上两点,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缆线和配线设备时,应根据用户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的环境状况进行考虑。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低于3V/m时,宜采用非屏蔽电缆和非屏蔽配线设备。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