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t锅炉运行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锅炉运行规程
1 设备概况
1.1 基本概况
额定蒸发量 220 t/h
最大连续蒸发量 260 t/h
额定蒸汽温度 540 ℃
额定蒸汽压力(表压) 9.8 MPa
给水温度 150 ℃
锅炉排烟温度 135 ℃
排污率 ≤1 %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20 ℃
锅炉计算热效率 90.77 %(按设计煤种)
锅炉保证热效率 90%
一次热风温度 170 ℃
二次热风温度 170 ℃
一、二次风量比 55:45
循环倍率 25 ~ 30
锅炉飞灰份额 ~66 %
脱硫效率(钙硫摩尔比为3时) ≥ 88 %
燃煤低位发热量 19040KJ/kg
燃煤煤颗粒度 粒度范围0~10mm
燃料消耗量 42.89 t/h(按设计煤种)
石灰石消耗量 3.287 t/h(按设计煤种)
锅炉基本尺寸如下:
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877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 7090mm
炉膛顶棚管标高 40100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44500mm
锅炉最高点标高 48800mm
运转层标高 9000mm
操作层标高 6400mm
锅炉宽度(两侧柱间中心距离) 23000mm
锅炉深度(柱Z1与柱Z4之间距离) 26280mm
1.2 锅炉结构简述
本锅炉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无锡锅炉厂多年来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是双方合作开发的新一代产品。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9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三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锅炉燃烧系统流程:
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炉下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携带大量未燃尽碳粒子)在炉膛上部进一步燃烧放热。离开炉膛并夹带大量物料的烟气经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之后,绝大部分物料被分离出来,经返料器返回炉膛, 单 位 内 容 汽鼓 (1)内径 mm 1600 (2)壁厚 mm 100 (3)长度 mm 14000 (4)材质 P355GH(19Mn6) 水冷壁
型式 膜式 管数 根 前后墙各109,两侧墙各88 (3)外径及壁厚 mm 前、后墙φ60×5
侧墙φ51×5
(4)材质 20G/GB5310 水冷屏 型式 膜式 数量 片 3*26 外径及壁厚 mm φ60×5 材质 20G/GB5310 高过 外径及壁厚 mm φ38×5 型式 光管式(水平顺列布置) (3)数量 根 80 (3)材质 12Cr1MoVG/ SA213-T91 低过 外径及壁厚 mm φ38×5 型式 光管式顺列布置 (3)数量 根 80 (4)材质 15CrMoG 屏式过热器 型式 膜式辐射垂直布置 管数 片 4 外径及壁厚 mm φ42×6 材质 12Cr1MoVG 包墙管 型式 膜式 管数 根 前后墙80、左右墙44 外径及壁厚 mm φ51×5 (4)材质 20G/GB5310 汽冷旋风分离器 型式 膜式 进口形式 蜗壳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