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单选题715章.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电气安全知识(26题)1、根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可将电气事故分为触电、静电、雷电、电气系统和还有: A:坠落事故 B:轧伤事故C:电磁场事故2、统计表明,触电死亡概率最高的是: A:单相触电 B:二相触电C:跨步电压触电3、电流流过人体时,最危险的路径是: A:从双手到双脚 B:从右手到右脚 C:从胸部到左手4、能引起人体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电流称为: A:感知电流B:室颤电流 C:危险电流5、对触电者进行体外心脏按压法操作时,应掌握在每分钟按压、放松: A:60~70次B:80~100次 C:110~120次6、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时,应掌握在每分钟吹、停: A:7~11次 B:12~16次 C:17~20次第七章电气安全知识(26题)7、U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持式日用电器)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A:1MΩ B:2MΩ C:7MΩ8、变压器室进出风口均应装设铁丝网,其网孔不应大于: A:10 X 10mm B:15 X 15mm C:20X 20mm9、交流特低电压额定值的等级有: A:三个B:四个C:五个10、为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其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A:30mA·s B:40mA·s C:50mA.s11、在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1Ω B:4Ω C:10Ω第七章电气安全知识(26题)12、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在明显处,须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并须设置铭牌及可靠固定,铭牌上方应有明显的: A:EX标志 B:EY标志c:Ez标志 13、安全向距除了线路间距、设备间距外,还有: A:人体间距B:防爆间距 C:检修间距14、高频设备除了将金属外壳接地外,其屏蔽体: A:应必须接地 B:应不接地C: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5、防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有装置: A:接闪器 B:避雷器 C:避雷针16、引发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 A:设备正常发热B:工作电火花C:事故电火花第七章电气安全知识(26题)17、静电最大的危害是: A:妨碍生产 B:火灾和爆炸 C:由电击引起的坠落、摔伤18、触电病人若心跳停止有呼吸,应采用施救的方法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法B:体外心脏按压法 C:口对鼻人工呼吸法19、电气安全检查要特别注意什么季节前后的安全检查: A:高温B:冬季C:梅雨20、临时用电线路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应超过: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21、移动式、手持用电设备的引线中,什么颜色的线芯是作保护线专用: A:黑色B:浅蓝色C:绿/黄双色第七章电气安全知识(26题)22、单相移动式、手持式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引线和插头应完整无损,引线不应采用: A:二芯塑料护套铜芯软线 B:三芯橡套软电缆线 C:三芯塑料护套铜芯软线23、雷电的破坏作用,除了有电性质、热性质外,还有: A:机械性质 B:化学性质C:生物性质24、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选用应做到: A:TT系统采用保护接零B:TN系统采用保护接地 C:两种保护方式严禁混用25、对运行中的漏电保护器应至少多长时间定期检查一次: A:每一个月 B:每三个月C:每六个月 26、电气安全检查是电气安全管理中的一项: A:技术措施 B:组织措施 C:行政措施第八章机械安全知识(28题)1、下列属于非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是: A:旋转运动的危险B:振动部件夹住的危险C:电击伤2、化学危害属于: A: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B:非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 C:A、B两项都不是3、常见的机械安全装置是止——动装置、双手操纵装置、机械抑制装置、有限运动控制装置及: A:联锁装置和自动停机装置 B:防爆装置C:消防装置4、机床上的危险部位是: A:机床床身B:机床尾架 C:高速运动的执行部件(工件和刀具)及传动部件第八章机械安全知识(28题)5、磨削加工中发生的事故多数是: A:设备不好引起的 B: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 C:技术不精引起的6、压力加工机械作业环境要求车间内的压力机、剪切机等,空运转时的噪声值不得超过: A:60dB(A)B:90dB(A) C:110dB(A)7、冲压安全措施除设计安全化模具,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等外,还有: A: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 B:直接用手送取料较灵活C:选用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品8、在机械加工中,操作时不可使用手套的工种为: A:冲压工B:剪切工 C:金属切削工第八章机械安全知识(28题)9、木工机械造成伤害程度往往比一般机械事故严重,大部分受伤者成为: A:瘫痪B:永久性致残 C:造成死亡10、电弧焊接时,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焊接处几米内不得有可燃、易燃物。 A:5mB:10m C:15m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