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张敏-第二十五章呼吸道病毒.ppt
流感病毒的结构神经氨酸酶NA包膜:刺突血凝素HA核衣壳:分节段的(-)SSRNA核蛋白(NP)RNA多聚酶基质蛋白(M蛋白):M1、M2流感病毒的复制病毒侵入遗传物质的释放病毒的复制与蛋白的合成病毒的装配出芽分型流感病毒的分型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再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6、N1~N9)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命名:型别/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A/HongKong/1/68(H3N2))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培养特性01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抵抗力02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同型有1-2年免疫力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IgM)免疫性: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致病性与免疫性发热(upto39)畏寒肌肉酸痛出汗咳嗽鼻塞咽痛头痛厌食乏力常见症状9.01~10.01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子接种鸡胚,再做血凝试验病毒分离采用间接或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快速诊断补体结合试验,早期诊断血清学诊断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分型鉴定10.01~11.0111.01~12.0112.01~1.01微生物学检查达菲治疗效果最好盐酸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可以预防甲流三氮唑核苷(也称病毒唑),干扰素滴鼻板兰根、大青叶、野菊花等药物治疗01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接种疫苗02流感的防治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的单负链RNA病毒与正粘病毒相同点:病毒体较大RNA不分节段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G、F蛋白)不同点:麻疹病毒(measlesvirus)0102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ABC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麻疹病毒的传播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两次病毒血症发热(可达到40~40.5℃)、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口颊粘膜柯氏斑(Koplik斑)随后米糠样皮疹,先颈部然后躯干,最后四肢麻疹可自愈,由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麻疹的临床表现柯氏斑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脑脊髓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麻疹的并发症控制高热保持室内湿度及时补液注意饮食营养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注意并发症麻疹的治疗隔离患者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7岁时再次免疫孕妇不宜接种疫苗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麻疹的预防有包膜,单负链RNA两种表面包膜蛋白HN和F蛋白只有一个血清型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人是其唯一宿主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传播方式**60-130nm,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ssRNA,29.7KB,有14个ORF,主要是RNA聚合酶、S、E、M、N结构蛋白*在Vero细胞上有明显CPE*感染灵长类动物,出现典型的SARS症状呼吸道病毒的分类呼吸道病毒包括: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其他病毒科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呼吸道病毒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0101020304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感。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020304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丝状多于球形01有包膜,单负链分片段的RNA病毒。02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PB201PB102RNA03M204M105NA06H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