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pptx

发布:2020-02-25约3.2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固体废物控制技术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技术类别主要处理处置技术过程控制技术(减量化)原料能源的优化技术,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处理处置技术(无害化)分类法,填埋法、固化法、生物消化法、投弃海洋法,焚烧法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化)分类回收利用法、焚烧发电供热法,堆肥法,饲料法,沼气法,其他资源化技术五、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1、固体废物处理(treatment ):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成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国内: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国外:焚烧、热解。2、固体废物处置(disposal):最终的归宿。就是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方法: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和深井贯注等。六、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现状1.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的比重低。2.工业固废资源化程度低、处理利用率低。3.城市垃圾清运能力不高、无害化处理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4.法律体系不完善,还没有相应的固体废物标准体系。5.缺乏系统规划。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    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政策管理规划;二是工程技术方案。固体废物规划的内容 总体设计数据调查与分析污染源预测分析规划模型的建立和调整规划方案的设计及优化一、规划总体框架1.规划区域2.规划期限3.主要固体废物类型二、现状调查及评价(1)环境背景数据,包括相关的环境质量、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数据等。(2)社会经济数据调查分析。(3)固体废物来源、数量调查分析。(4)固体废物处置现状数据调查。(5)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情况。三、固体废物预测1.不同增长率水平下的人口增长预测 规划期限越长,人口的年增长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2.固体废物量预测 主要从工业固废(含矿业废物)和生活垃圾两方面进行。3.固体废物特性分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特性及毒性等。物理特性:物理组成、粒度、含水率、堆积密度、可压缩性、压实渗透性。化学特性:挥发分、灰分、固体炭、灰熔点、闪点、燃点等生物特性包含物质组成和细菌含量。毒性:可燃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和生物毒性。四、拟定规划草案1.管理对策首先是控制源头产生量;其次是开展综合利用。2.固体废物收集回收工业固废的处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生活垃圾的收集:(1)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分为分类收集与混合收集。(2)垃圾的清除。(3)垃圾车将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收集。(4)垃圾车车运输到垃圾场或转运站。(5)由转运站运送到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3.处理与最终处置第三节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模型与方法一、固体废物量预测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计算公式: V=V1+V2式中 V—预测年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万吨/年;V1—预测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万吨/年;V2—预测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万吨/年。固体废物排放总量预测公式 V′=V1′+V2′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排污系数法:(冶金渣、粉煤灰) Vi=SiWi Vj=SjEj式中Vi—预测年废渣排放量,万吨/年; Vj预测年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排放量,万吨/年;Si排放系数,万吨/工业产品;Sj--排放系数,吨/万元;Wi--预测年产品产量,万吨/年;Ej—预测年工业产值,万元/年。2.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 V生=fVNi式中:V生—预测年城市垃圾产生总量,万吨/年;fV--排放系数,kg/(人*d);Ni--预测年人口总数中、小城市一般生活垃圾为每天每人1~2kg、粪便(湿重)1kg/d。二、垃圾收集路线的分析设计1.收集处理的时间与成本(1)机械装卸的垃圾车每个双程旅程所需要的时间Te=(Pt+St+Tt)/(1-ω)成本为:C=PtCp+StCs+TtCt+TChTe --每个双程旅程所需的时间,h;Pt--每个双程旅程拾取所需的时间,h;St--在处置场的时间,h;Tt--运输时间Cp--单位拾取时间所消耗的卡车成本;Cs--在处置场单位时间消耗的卡车成本;Ct—单位运输时间所消耗的卡车成本;Ch--单位时间人力成本ω--非生产性时间因子。三、环境经济评价模型1.土地损失估计因固体废物引起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经济损失为:2.水资源损失农作物由于灌溉水受污染而减产的损失3.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 将我国人群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大群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