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计程仪测速研究及其显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开题报告.docx
多普勒计程仪测速研究及其显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车辆测速系统在交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交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车辆测速方法主要有雷达、摄像头等,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比如雷达会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摄像头容易受到光线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新的车辆测速系统非常必要。
多普勒计程仪作为一种新的测速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利用车辆产生的微小涡旋或涡流对超声波进行调制,从而计算出车辆速度。由于其非接触式、高精度、无线传输、天气环境对其影响较小等优点,目前已经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应用。
因此,本研究意在通过对多普勒计程仪的测速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探究,开发一套适用于车辆测速的显示控制系统。
二、研究内容
1.多普勒计程仪测速原理:对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其在车辆测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究不同车型、车速、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测速精度和可行性。
2.多普勒计程仪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对多普勒计程仪生成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车辆的实际速度数据。
3.显示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多普勒计程仪提取的车速数据进行处理,设计一套适用于车辆测速的显示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4.工程实现:在以上基础上,实现多普勒计程仪测速及显示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精度。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理论研究法:通过对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及其在车辆测速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探究多普勒计程仪测速的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2.实验方法:通过对车辆进行测速实验,获取实际数据,验证论文中所提测速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3.编程设计:通过对多普勒计程仪及显示控制系统的编程设计,实现系统的实时显示和控制。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
1.研发出一套适用于车辆测速的多普勒计程仪及相应的显示控制系统。
2.验证多普勒计程仪测速的可行性和精度。
3.推广多普勒计程仪测速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为交通管理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阶段(2021年6月-2021年7月):对多普勒计程仪测速原理进行理论学习;进行文献综述和市场调查;起草开题报告。
2.系统设计和实验阶段(2021年7月-2022年2月):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和市场调查结果,着手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
3.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阶段(2022年2月-2022年5月):对多普勒计程仪测速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4.总结和论文撰写阶段(2022年5月-2022年7月):完成研究总结,撰写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林志文.无线非接触式车辆速度测量仪[M].中国,CN1134242A,2004.
2.周萌,李勇,张亮等.基于低功耗计算平台的多普勒测速仪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36(7):56-59.
3.吴斌.基于LabVIEW的多普勒测速仪数据分析与处理[D].东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