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与目标 教学价值 1.认识周围世界 “形”——现实世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2.奠定学习基础 “形”——数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3.培养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4.发展思维能力 一、教育价值 一、教育价值 “几何教学”现状不尽人意: 以“求积”为中心; 忽视空间观念培养; 忽视形体特征教学; 教学中知识性错误较多 2 4 6 例如:求右面三角形周长 (单位:厘米) 又如:一张长方形纸折成如 图形状,求阴影面积。 (单位:厘米) 12 6 4 √62-42 +√122-102 =2√5+2√11≠12 √62-42 +√122-102 =2√5+2√11≠12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 一、教育价值 育人价值 1.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如:“圆周率是祖冲之发明的” 古埃及 一、教育价值 育人价值 1.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2.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有利于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5.有利于养成良好学习、思维习惯 变化较大的一个学习领域 1.图形的认识 2.测量 3.图形与变换 4.图形与位置 二、内容结构 内容基本不变;观察物体 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计算 轴对称;平移,旋转 相对位置;方向;比例尺; 确定位置 欧氏几何: 线是点的集合 解析几何: 线是点动的结果 (静态) (动态) 常量数学 变量数学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1.图形的认识 (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1.图形的认识 (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三视图是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 俯视图 主视图 侧视图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1.图形的认识 (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长3、5、9厘米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 生:能!因为 5+9>3 “三角形最短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2.测量 (1)重视估计 (2)强调探索并掌握…… (3)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例: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 放入水里间接测量。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例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例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 (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三、新增内容标准分析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