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明排计算书.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地下室管井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 本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和水文地质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工程概况
保利紫山花园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框架结构;地上0 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 投资建设, 设计, 地质勘察, 监理, 组织施工;由 担任项目经理, 担任技术负责人。
施工部署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的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渣土外运申报和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
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5、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若遇紧急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施工工艺
(一)材料要求
1、降水收集管井(成井深度为2.0米,合计4节/每井)
用直径10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每段长度500mm,安装接头处缠绑二层滤网,内层为细滤网,采用网眼30-50孔/cm2的尼龙丝网,外层为粗滤网,用网眼3-10孔/ cm2铁丝网或尼龙丝网或棕树皮,滤网外再缠20号铁丝、间距40mm。
2、集水总管
用直径75-100mm塑料水泵带。
3、滤料
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二)主要机具设备
1、高压水泵
2、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m×1.45m×1.2m。
(三)施工操作要点
1、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10m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10m时作双排布置。喷射井管间距一般为2-3.5m;采用环形布置,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为5-7m。冲孔直径为400--600nmm,深度比滤管底深lm以上。
2、施工工艺程序为:设置泵房、安装进排水总管→水冲法或钻孔法成井→安装喷射井点管、填滤料→接通进水、排水总管,并与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接通→将各井点管的外管管口与排水管接通,并通到循环水箱→启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抽取地下水→用离心泵排除循环水箱中多余的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
3、安装前应对喷射井点管逐根冲洗,检查完好始可使用。井点管埋设宜用套管冲枪 (或钻机)成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内含泥量经测定小于5%时,才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将套管拔起。
4、下井管时水泵应先开始运转,以便每下好一根井管,立即与总管接通(不接回水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排泥,并测定真空度,待井管出水变清后为止,地面测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kPa。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再接通回水总管,全面试抽,然后让工作水循环进行正式工作。
5、使用时开泵压力要小些(小于0.3MPa),以后再逐渐正常。抽水时如发现井管周围有泛砂冒水现象,应立即关闭井点管进行检修。工作水应保持清洁,试抽2d后应更换清水,以减轻工作水对喷嘴及水泵叶轮等的磨损,一般经7d左右即可稳定,开始挖土。
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护相结合方式开挖,当机械开挖至距槽底200mm处时,改用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坡度及槽底设计标高的准确性。
2、为了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防止流砂现象产生,基坑深度超过10m的,采用二级管井井点降水。
3、及时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定期观察井点管,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水上不来,或一直较混,或清后又混等,应立即检查纠正。
4、若基坑面积很大,明沟排水可划分若干区域,并设置在基坑边2m处。具体做法:挖一道深600mm、沟底宽300mm的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梯形。
5、为了防止雨水淹没基坑,在基坑的四角(基坑尺寸不大的)或沿基坑边缘每隔30~50m设600集水井,井壁可用挡土板作临时支护,井底铺0.3m厚的砾石,以防泥砂堵塞水泵;安装3t/h深水泵,将水排至基坑外部,保持坑底干场作业。
6、沉设井点管前,应先挖井点坑和排泥沟。井点坑直径应大于冲孔直径。冲孔直径不应小于400mm,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1m以上,冲孔完毕后,应立即沉设井点管。
7、井点管埋设在孔中心,避免插入泥浆中堵塞滤管。在井点与孔壁之间及时用中粗砂填灌实,至离地面1.0-1.5m,最后再用粘土夯实封口。
8、土方开挖容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项
序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