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市场营销专业的模式.doc

发布:2020-03-30约2.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场营销专业的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的模式【1】      [摘要]本文指出了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并从课堂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方面提出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建议      [关键词]市场营销培养模式课程改革      近年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显示,用人单位在营销人员招聘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应聘人员能否迅速适应工作      而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要么营销理论掌握不全面要么少有实践经验      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到充足的理论知识又能拥有一定的营销业务操作能力?      一、传统的营销教学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营销教学存在“学与用脱节”的问题      1.课堂讲授比例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小      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强调知识点的记忆      这使得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可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知识层面上培养出来的只是高成绩人才而不是市场需要的高能力人才      部分高分学生毕业后感到茫然和失望就源于此      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学生缺少体验实际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系统、规范地掌握营销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方法      2.专业课程少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以市场营销专业专科培养计划为例公共课有10门786学时而专业课21门只有990学时也就是说学生几乎要用一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      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工作还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      问题的症结就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方面      另外学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对营销专业课并不适用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投机行为阻碍了知识的拓宽和技能的培养      二、改革措施      以下从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两个方面来论述      1.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      单纯的课堂讲授应改变为理论体系讲授、热点事件(案例)讨论和学生课堂陈述(角色模拟、文献综述)全方面培养于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      (1)讲授和考核      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总学分和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基础上对营销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调整增加专业课程数目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专业课要达到35门以上每门课1个~2个学分18个~36个课时左右      通过这种方法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把学习的功夫放在课外教师在讲授时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向学生讲明课程体系内容和学习重点      加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快速掌握一门课程的技巧主动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就业方向      但课程数目的增多并不能放松对学生考核的管理相反应该加强考核要求      专业课要进行闭卷考试严格分数统计      平时成绩占20%是比较合适的包括考勤成绩和作业成绩      试卷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80%但试卷分数不到六十分者该课程一律不及格      针对学生的考勤教师可制定每堂课的“座位签名表”在每次上课前发给学生第一节课下课后交上教师利用第二节课的前两分钟进行审核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对应的位置亲笔签名代签无效      这样既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也可以更好地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的平时成绩更加公平公正      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使用这种“座位签名表”效果很好      在教学安排上因课时量减少和课程数目的增多不再适合于目前实行的方式(课时在整个学期内每周平均分布)      按照课程性质的不同上课地点、时间和教授方式上应该灵活的去安排      如:授课时间可松紧有度的分布在整个学期也可集中安排在几周由任课教师申请教研室和院系审批后上报学校统一计划      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均开设《营销理论前沿专题》      教师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收集中国及其他国家市场营销方面的最新信息以每周一次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并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2)讨论与陈述      要求学生分小组对热点事件(案例)和文献综述课题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并接受提问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和提问环节进行点评最后由其他学生来打分决定其成绩(作为作业成绩的一部分)      2.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      购进营销实践模拟平台软件进行实训      让学生在机房进行角色模拟和业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参照国内其他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和实验公司的做法可专门开辟一间房屋或指定某个地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零售业务      学生实地去做市场调研、采购、运输、销售和结算等全过程工作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营销这比一两周的集中实习效果要好      学校可给与少量启动资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