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工艺学》第一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ppt

发布:2018-10-28约5.19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钢铁材料及热处理 一、钢铁材料与热处理的关系 基本知识点: 1.钢铁自身固有的力学性能一般是不能满足零件的受力性要求。 2.钢铁机械零件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用。 机械中的大多数金属零件是用钢或铸铁制造的,但钢铁材料自身固有的性能,是不能满足如受力性、可切削加工性。必须要经过热处理: 1)提高零件的受力性; 2)调整毛坯的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 3)消除毛坯的内应力,防止零件的变形。 二、钢铁生产 基本知识点: 铸铁件生产 炼钢的原料----生铁 钢锭 型材 1. 钢铁生产 是以铁矿石为原料经在高炉冶炼成生铁(含硅量较高,硬度较低) ,一部分用于浇注成铸铁件(毛坯),即铸造生产。另一部分浇注成生铁块,用作炼钢的原料。 2. 钢锭 是用转炉、平炉、电炉对生铁进一步精炼成钢液,并浇注到锭模,冷却凝固成钢锭。 3. 钢锭的性能 钢的冶炼只是保证钢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很差,不能直接用做零件的材料。 4. 型材 是钢锭经轧制、挤压、锻造等压力加工,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内部质量改善,机械性能提升,而制成的各种规格的钢板、圆钢、条钢、工字钢、槽钢等。 §1-1 金属及合金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使用中表现出的特征,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从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件设计角度,重点放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是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机械力的作用形式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刚度。 以上指标是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件选材和强度设计的主要依据。 强度 是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的定义式 强度是用应力表示,即 机械零件设计常用的强度指标 抗拉强度 屈服点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屈服点 金属材料这两个强度指标,是通过对金属试样做拉伸试验测定出的。 (1)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是将低碳钢棒料加工成标准试样,装在拉伸机上,在试样两端缓慢施加轴向载荷,使其发生拉伸变形直至断裂。 低碳钢的拉伸曲线理论 要点知识: oe直线—弹性变形特征。去掉外力后伸长变形立即恢复。 e点处的应力 :为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弹性极限。 oe直线的斜率值: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用E表示。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技术上表示金属的刚度。 es曲线—屈服特征。即载荷超过Fe再卸载时,试样的伸长只能部分地恢复,产生了部分塑性变形。 S处水平段——称作“屈服点”。即当载荷增加到Fs时,拉力无需再增大,试样仍可继续伸长。 金属材料屈服点的工程意义: 1)锅炉、压力容器、汽车发动机缸体上的紧固螺栓、键、销等零件,在受载时是不允许屈服的,其工作应力必须小于材料的屈服点。 sb曲线—强化阶段。材料屈服后随变形程度的增大,金属内部要产生变形抗力,须不断增大载荷,试样才能继续伸长。 bz曲线—缩颈阶段。即当载荷超过Fb值,试样出现局部 “缩颈” 直至断裂。 “缩颈” :零件受力横截面积变小,是零件发生断裂的前奏。 要点: 1)Fb——是零件产生“缩颈”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规定:b点处的拉应力值为低碳钢材料的抗拉强度,用 3)抗拉强度 的工程意义 金属零件所承受的最大工作应力值不允许超过 ,否则会断裂。 2. 塑性 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1)塑性指标 是用拉伸试验测得的试样伸长率 和端面收缩率 来衡量。 要点知识: 2)应用知识 如车身架材料,要用塑性好的低合金钢制造,如受力过大(超载)时,先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突然断裂。 3)塑性好的金属材料是进行锻造、冲压、焊接的必要条件。 3. 硬度 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局部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 基本知识点: 硬度是机械零件、工具等必须具有的机械性能指标。 如制造业用的刀具、量具、锻锤及模具等,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