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名师大讲堂5-5.ppt

发布:2017-06-30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师大讲堂·2013 高考总复习《物理》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12.3 9.80 7.45 5.43 3.76 v2(m2/s2) 3.50 3.13 2.73 2.33 1.94 v(m/s) 0.777 0.630 0.497 0.380 0.279 0.194 0.124 h(m) 7 6 5 4 3 2 1 计数点 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所求g′与g基本相等 解析:(1)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到达B点的速度为,动能的增加量.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得: (2)利用图像可求得斜率为2.40×104 m-1·s-2. 答案:(1) ,, (2)如图;2.40 【例1】 (2010·课标全国,22)右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 B.秒表 C.0~12 V的直流电源 D.0~12 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用A项米尺测量长度,用D项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 (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答案:(1)AD (2)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始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 【例2】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请在图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由图线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锤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机械能守恒,则满足v2=2gh则v2-h图线的斜率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2倍,所作的图线可求出斜率为19.5,故g′=9.75 m/s2,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g,故机械能守恒. 【例3】(2011年海南卷)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表示A,B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m B A C M 遮光片 光电门 (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的关系式为= ________.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与t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s(m)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t(ms) 8.22 7.17 6.44 5.85 5.43 1/t2(104s-2) 1.48 1.95 2.41 2.92 3.39 以s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下图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 ×104 m-1·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测得的h、d、b、M和m数值可以计算出- s直线的斜率k0,将k和k0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实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实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4 s(m) 1/t2(104s-2) 1.8 2.2 2.6 3.0 3.4 0.6 0.8 1.0 1.2 1.4 答案:如图所示 9.75(9.69~9.79均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