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电压保护的实现方法与整定(已发).docx

发布:2019-04-23约1.9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低电压保护的实现方法与整定 (发表于《中国设备工程 2005 年第 11 期》) [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低电压保护的实现方法及其整定原则,比较了各 种低电压保护实现方法的优劣,指出实现低电压保护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低电压保护 实现方法 整定原则 一、 低电压保护的实现方法 1、 失压线圈 当电网出现低电压时, 其吸持线圈自动释放, 故不需要安装专门 的低电压保护。其优点是接线简单,维护方便。缺点是动作电压和时 间不能根据生产工艺而整定,动作电压一般在额定电压的 70-80%左 右,动作几乎是瞬时的,不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不利于提高装置的 抗晃电能力。 2、 电子脱扣器 特点是动作电压和时限能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而整定,保证动作 的选择性。开关厂家都有标准的电子脱扣器出售。 3、 磁力起动器或接触器 当电网出现低电压时,磁力起动器或接触器吸持线圈能自动释 放,故不需要安装专门的低电压保护继电器。 其缺点动作电压和时限 不能根据生产工艺整定, 不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不利于提高装置的 抗晃电能力。 4、 外接低电压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 该方法接线较复杂, 相对其它方法来讲维护量大, 特别是由于其 正常工作时长期得电,如果低电压继电器的选型不当,容量损坏。其 优点是电压动作值和动作时限可根据生产特点整定。 二、 异步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整定原则 1、 保证重要电动机自起动 当电网出现低电压时,网络中所有异步电机的转速都要下降,而 当电压恢复时, 大量电动机同时自起动, 以致使母线电压恢复时间拖 长,增加了起动时间,甚至使自起动失败。因此,为保证重要电动机 的自起动,应在一些不重要的电动机上装低电压保护, 其动作电压整 定为 0.6-0.7 倍的额定电压,以 0.5 秒钟跳开电动机。 2、 使不需要自起动的电动机跳闸 当电源电压短时间消失或降低时, 根据生产过程不允许或不需要自起动的电动机,低电压保护动作电压为 0.4-0.5 倍的额定电压,以 0.5-1.5 秒钟跳开电动机。 3、 使因电压长时间消失自起动有困难的电动机跳闸 当电源电压长时间消失, 自起动有困难的电动机, 如电厂的球磨机电动机,低电压保护动作电压为 0.4-0.5 倍的额定电压,以 5-10 秒钟跳开电动机。 三、 同步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整定 当电网出现低电压时, 网络中的同步电机可能失步。 当电网电压低于 0.5 倍的额定电压时,同步电动机稳定运行可能被破坏,故低电压保护动作电压按 0.5 倍的额定电压整定,以 0.5 秒钟跳开电动机。 四、 变电所进线开关低电压保护的整定 图一 变电所的一次典型接线图如图一,低电压继电器整定时应考虑以下两个原则: 1、当工作母线上的电抗器或变压器(图中 A 点)后短路时,工作母线残余电压比较大, 此时不需要断开工作电源, 即低电压保护不应该动作。 2、当工作母线上的的引出线上(如图中的 B 点)短路时,工作母线残余电压很低,低电压保护必然动作。 故障由出线断路器切除后,由于母线上电动机的自起动, 电压不可能立即恢复到额定值, 这时低电压继电器应能可靠的返回。 3、电压回路断线时,低电压保护不应误动 图二 低电压继电器的接线方式 图二是低电压继电器的正常接线方式。由于低电压继电器正常处于得电状态,容易造成低电压继电器故障,特别是接点抖动,当采 KV1 、KV2 两对接点串联跳闸时,任一继电器故障都不可能造成保护误动,同样在整定 KV1 、KV2 时也要考虑单个继电器故障不应造成保护误动。 考虑到上述两个原则, 一般低电压的动作电压整定为 25%的额定电压,就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时间继电器整定原则: 系统内发生故障(如图中一中的 B 点)时,母线上的电压可能会降到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 但此时故障应由系统内的继电保护动作切除,备自投不应动作。 为此,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值应此系统内相应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的最大时限大一个级差。 对于电磁型保护, 级差取 0.5-0.7S,对于微机保护,级差取 0.3-0.5S。 五、低电压保护实现的注意事项 低电压保护的接线应反应对称的电压降低, 并且在电压互感器回 路断线时,低电压保护不应动作。为了达到此目的,一般在AB 和 BC 相之间各接一只低电压继电器,两只低电压继电器的接点串联后 去起动时间继电器和跳闸中间继电器, 这样,当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 任一保险 FU 熔断、任一低电压继电器故障时,都不会引起低电压保 护误动,如下图。通过观察线电压表或相电压表指示,能及时发现 PT 回路断线等故障。 通信地址:江苏省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 孙金伯 邮编: 2119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