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doc

发布:2016-10-31约7.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岳麓版必修三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知识点】中体西用思想 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答案】D 22016·江苏单科·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知识点】维新思想 【试题解析】在1897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报》、《申报》,严复没有选择中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不能说明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在1897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报》、《申报》等,故A项错误,材料“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表明维新派既关注国内大事,也关注国外大事,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提及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没有提及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故C项错误;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从创办的地点到稿件的来源来看,是在北方,但维新思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的,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知识点】维新思想——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试题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6·北京文综·37)(3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 【知识点】(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严复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等信息概括为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根据材料二“以公治众而贵自由”、“ 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信息归纳为不同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